離村進山喂野豬 致富要有道
【導語·中國特種養殖網】日前,筆者前往雷山縣方祥鄉雀鳥村楊德智特種野豬場采訪,正逢方祥鄉陡寨村村民李凱帶著丹江鎮腳猛村村民在向技術員沈佐新“取經”。 目前,楊德智特種養殖場里存欄野豬48頭,黑毛豬21頭,野豬仔都是預定限量對外供應的。他的特養場成為“方祥鄉黨員創業帶富幫扶1+1+1工程示范戶”。
雀鳥村坐落在苗嶺主峰雷公山山麓的崇山峻嶺間,距縣城41公里,距方祥鄉政府駐地6公里,平均海拔1558米,全村有8個村民組238戶910人,耕地884.01畝,其中中低產田達644.07畝,山高谷深,坡陡林密,該縣方祥鄉雀鳥村7組青年楊德智認識到,雀鳥村人多耕地少,又深居在高山密林中,水質生冷,土壤貧瘠,靠傳統農耕難以脫貧,必須調整產業結構,改變傳統生產方式,走科學種養生態發展之路。而雀鳥村距縣城41公里,距鄉政府駐地6公里,遠離市場,路途遙遠,交通成本較大,靠房前屋后、村前寨后的零碎種養也難以致富,必須產業化經營,走規模發展道路。種什么適宜,養什么好呢?楊德智在冥思苦想。
初中畢業有知識又出省廣東云南務工見過世面有所見識的楊德智,仔細分析了近年來人們消費觀念的變化,發現人們廣泛崇尚綠色食品,特別是雷山旅游業、農家樂、苗家樂蓬勃發展,原生態土產黑毛豬、特種野豬的市場需求具有很大潛力,而深山林密的雀鳥村有的是青草野菜等青飼料。于是,他決定結合實際,飼養野豬和黑毛豬,發展人無我有、人有我特的特色養殖業。
說干就干。2012年2月,他說服家人,遠離村子,到距村6公里外的深山開工搭棚建房,在政府惠農政策和信合惠農信貸支持下,投入36萬元建特種養豬場,飼養本地土產黑毛豬,2012年5月,他從安徽省大膽引進特種野豬飼養,正式開始了特色養豬業。
他引進的特種野豬具有75%的野豬基因,品種純良,他的養豬場遠離山寨人口的喧囂,利用深山的青草野菜和自己培育的黑麥草、甜象草等牧草喂養,野豬們吃的是生態綠色山野菜,喝的是深山環保山泉水,肉質鮮嫩,深受青睞,供不應求,發展迅速。
目前,楊德智特種養殖場里存欄野豬48頭,黑毛豬21頭,野豬仔都是預定限量對外供應的。他的特養場成為“方祥鄉黨員創業帶富幫扶1+1+1工程示范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