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鱉養殖造就的致富之路
【導語·中國特種養殖網】他曾是一個種植甘蔗的蔗農,卻放棄了甘蔗種植這一傳統產業,重新走上創業道路。通過自己不懈的努力,黎尚柏龜鱉養殖取得了初步成功。在談及自己的創業經歷時,黎尚柏說最重要的是找準創業的路子,不斷總結摸索創造出自己獨特的養殖經驗,堅持不懈終會迎來成功。
他曾是一個種植甘蔗的蔗農,卻放棄了甘蔗種植這一傳統產業,重新走上創業道路。他認準了龜鱉養殖能成就自己創業的財富夢想,身為村里的團支部書記的他,在龜鱉養殖上取得初步成功后,又帶動更多群眾走上龜鱉養殖的致富路。他,就是崇左市寧明縣城中鎮北丈村的創業青年黎尚柏。
返鄉創業養殖龜鱉
黎尚柏出生在北丈村的一個單親家庭,這樣的環境培養了他吃苦耐勞的品格。2002年,他初中畢業后因為家庭貧困輟學,為了改善家庭經濟環境,他只身一人出外打工。
初中畢業后,黎尚柏就一直跑運輸,這一過程中的艱辛,對于當時只有16歲的他來說不可謂不苦,但是他卻堅持跑了6年。隨著車齡及技術的提高,他的年收入達5萬元,為他今后的創業積累了一定的資本。
由于其母親常年超負荷勞動,積勞成疾,作為家中長子的黎尚柏,毅然選擇了回家鄉發展,以便可以更好地照顧到自己的母親。
2010年,作為村團支部書記的黎尚柏有幸被選中,參加了由共青團廣西區委組織的赴北京青年創業培訓活動。在培訓期間,黎尚柏認識了許多與他一樣從農村出來以養殖或者種植等發家致富的人士,他們的經歷和指導給黎尚柏的創業之路開啟了航標燈。
從北京學習回來之后,憑借著北丈村沿河的優勢,黎尚柏開始摸索、調查在當地可以發展的創業類型。經過實踐考察,再加上黎尚柏積極聯系多地的農村創業能手,他的真誠感動了百色的一位靠養殖龜鱉致富的能人,在那人的帶領和幫助下,黎尚柏加入了養殖龜鱉的行業。
自繁成功迎來轉機
創業之初,艱難重重。由于該村多數村民都是種植甘蔗,從未有人養過龜鱉,這一行業在本地屬于新興行業。創業初期,黎尚柏不僅缺乏資金,更缺乏養殖龜鱉的科學技術。但是,憑著不服輸的韌性,他看準了就決心堅持下去。
2010年,黎尚柏靠著自己幾年來辛苦跑運輸積攢下來的積蓄,投入4萬元建設甲魚養殖場,還花了2萬元向百色養殖場購買了60個種苗,自己投工投勞建好了龜鱉養殖場。
花費血本買來了龜鱉魚苗,黎尚柏就一門心思鉆研龜鱉養殖技術,虛心向外地養殖龜鱉的行家能手請教。經過一年多的摸索,黎尚柏的龜鱉養殖基地現在已經可以自繁自養,可以自己解決種苗問題了。
黎尚柏告訴記者,他的養殖規模已經由原來的60個種苗發展到現在的700多個種苗。目前發展到母龜鱉150只,成功自繁2000多只龜鱉。在有了第一批養殖成功的經驗后,緊接而來的第二批養殖就變得很順利了。
養殖的成功使他在村民中的知名度不斷攀升,在最近的競選中又以高票連任北丈村團支部書記。
品質優異打開市場
養殖龜鱉的初步成功,使得黎尚柏的龜鱉養殖基地成為遠近聞名的新農村青年創業示范基地。很多外地養殖客商紛紛前來參觀考察,黎尚柏養殖龜鱉的成功也使得本村一些農戶改變了主要依靠種植甘蔗增收的方式,紛紛加入到水產養殖的行列。
雖然黎尚柏養殖的第一批龜鱉仍未上市,但是憑借著他對市場行情的熟悉,黎尚柏對龜鱉銷售充滿信心。由于他養殖的龜鱉是原生態放養,具有較高的藥用和保健價值。黎尚柏說,按照目前市場價格計算,3年的龜鱉價格為60元一斤,4年為90元一斤,6年為120元一斤,市場前景相當可觀。
通過自己不懈的努力,黎尚柏龜鱉養殖取得了初步成功。在談及自己的創業經歷時,黎尚柏說最重要的是找準創業的路子,不斷總結摸索創造出自己獨特的養殖經驗,堅持不懈終會迎來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