撫寧縣養殖蚯蚓促進村民增收致富
【導語·中國特種養殖網】“我們用秸稈喂牛,用牛糞養蚯蚓,用蚯蚓糞生產有機肥,用有機肥給農作物施肥 可以說,在我們合作社,就沒有白瞎的東西。”撫寧縣互利養牛合作社理事長馮利民高興地說。
在人們印象中,蚯蚓都生長在泥土里,但筆者在河北省撫寧縣撫寧鎮北街村卻發現了一種生活在牛糞里的蚯蚓。它們吃進臭烘烘的牛糞,排出優質有機肥蚯蚓糞,不僅解決了令人頭疼的污染問題,而且蚯蚓和蚯蚓糞每年還能產出140萬元的經濟效益。“我們用秸稈喂牛,用牛糞養蚯蚓,用蚯蚓糞生產有機肥,用有機肥給農作物施肥 可以說,在我們合作社,就沒有白瞎的東西。”撫寧縣互利養牛合作社理事長馮利民高興地說。
筆者走進位于北街村東的蚯蚓養殖場,只見80多畝地被隔成一條條豎條,每個豎條里都堆放著牛糞埂子。置身其中,筆者絲毫聞不到刺鼻的牛糞味道。老馮用手抓起一把牛糞,里面紅艷艷的蚯蚓一個勁地往外鉆。“這種紅蚯蚓叫”日本大平二號“,最喜歡吃牛糞。被蚯蚓消化過的牛糞,全部變成了疏松略帶黑色的殘余物,并且一點臭味兒都沒有。”老馮說。
老馮負責的互利養牛合作社共有奶牛500多頭,每年產生大量的牛糞。過去,牛糞大多被賣給附近農民當堆肥使用,一噸也就賣個二三十元。由于無法實現無害化處理,遍地堆放的牛糞造成了令人頭痛的環境問題。為了給牛糞找到一條更好的出路,經過一番考察和調研,老馮決定用牛糞養殖蚯蚓,發展農業循環經濟。
令老馮沒有想到的是,牛糞養殖蚯蚓給他帶來了不小的驚喜:占地80畝的蚯蚓養殖場每年能產蚯蚓80噸左右,每噸的純利都在1萬元上下,而每年3000噸的蚯蚓糞每噸也能賣200元左右。
牛糞養蚯蚓不僅給老馮帶來了不菲的收益,也讓村里的鄉親們從中受益。北街村黨支部書記崔炳生表示,用蚯蚓消耗牛糞,不僅實現了奶牛飼養生產過程的“零排放”,還形成了農作物秸稈養牛-牛糞養蚯蚓生產綠色生態肥料-蚯蚓糞促進農作物生產的生態鏈。今后,他們將在全村推廣這種農業循環經濟生產模式,改善當地的生態環境,促進村民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