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市長清區北馬套村:養蟲子拓寬庭院經濟
【導語·中國特種養殖網】山東濟南市長清區萬德鎮北馬套村是濟南市有名的茶村,作為長清茶主要的生產基地,今年4月份,長清區第一屆茶文化節就在該村舉辦,山坡上成片成片的茶園是村民主要的收入來源。
山東濟南市長清區萬德鎮北馬套村是濟南市有名的茶村,作為長清茶主要的生產基地,今年4月份,長清區第一屆茶文化節就在該村舉辦,山坡上成片成片的茶園是村民主要的收入來源。這次去采訪,聽鎮上的工作人員稱,他們村引進一個廠,并引導全體村民養殖黃粉蟲,讓記者很是好奇。
12月1日,冒著嚴寒,記者在該村見到了該村村委會主任肖舒榮,一聽說記者采訪養蟲子,他笑了:“你來的有點不湊巧,今年下半年黃粉蟲出口行情不好,打擊了村民養殖積極性,我們現在正在調研市場。”
引進企業,利用庭院養蟲子
據肖舒榮介紹,北馬套村現有土地1300多畝,將近一半的地都流轉給種茶大戶,成為長清茶種植基地,青壯勞力沒地種都出去打工了,上了年紀的老人還有婦女閑賦在家沒了事干。村里多方考察,引進了一家寵物飼料公司,該公司在進駐該村時,村委會和公司談好了條件,村里負責給該公司修架電纜、拓寬門前路;公司和農戶簽訂黃粉蟲養殖回收合同時,收購價格是高于市場價格的保護價。
即便這樣,今年初動員村民養殖蟲子時,村里還是碰了釘子,村里請黃粉蟲養殖專家來講課,村委會大喇叭喊了四五遍,只來了30多個村民來聽課,為了把項目引導下去,村里承諾給先期養殖的10戶,每戶1000元補貼。肖舒榮說,一番工作做下來總算有13戶村民愿意嘗試。
肖舒榮告訴記者,他們之所以引進廠子發展村民養殖黃粉蟲,是看中了黃粉蟲適合農戶家里養殖的特點,只要家里有閑余的房子就可以養殖,先期投入只是種蟲錢,以后循環養殖,不需要再投入,房子大了可以多養,小了可以少養,不像養豬、養雞,需要上規模才有效益。肖舒榮說,雖然一家一戶養的不多,村里400多戶如果家家都養殖這規模和效益就大了。
樹立標桿,投資8萬元建示范場
“光說不練,等于白干。”肖舒榮說,村民之前從來沒聽說過養蟲子還能掙錢,讓他們馬上接受有困難,關鍵還是要看如何引導。為此村委會開會商議,決定投資8萬元在村委會大院前面建立一個示范場,養殖了3000盒,特意抽調了村委委員李善平擔任示范場場長。
在示范場里,記者看到李善平正和三四個工人在忙活,李善平說,黃粉蟲養殖技術門檻很低,三天喂一次麥麩,一周喂一次青菜葉即可,管理粗放不說,效益還很好。他給記者算了一筆賬,3000盒的規模每月能產1噸干蟲,今年下半年市場不好價格是2.7萬元一噸,去年行情好時到了3.6萬元一噸。去掉人工費用和麥麩錢,這個示范場今年保守估計也能掙10萬元。
在村衛生室門口,碰到村民張華,她拉著記者到她家去看,在一個整潔的2層樓小院里,根本看不到黃粉蟲的影子,她告訴記者,他們家一家四口人光樓下就夠住的了,二層原來閑著,現在空間利用養了400盒黃粉蟲。她說,養殖黃粉蟲最大的好處是干凈省事,在不影響她在村衛生室上班的情況下,她賣蟲子今年收入了8000元。她說,村民的眼睛是亮的,見到了效益誰還不愿意養呢?在家閑著也是閑著,這不,雖然今年年底行情不好,但已經有很多村民向她討教經驗,準備明年開春天暖和開始養。
肖舒榮告訴記者,經過東奔西走跑市場,村委會成員都認為國家大的經濟環境已經向好,黃粉蟲行情也將不日回暖,另外,該村引進的寵物飼料企業已經拿到了歐盟直接進出口權。各種利好綜合分析,作為村里“庭院經濟”的主營方向,他們村不僅要繼續養殖黃粉蟲,還要擴規模,目前將軍山黃粉蟲養殖合作社已經注冊。肖舒榮說:“種茶是北馬套村的主業,養蟲子目前是副業,爭取以后把副業也能做大,讓村民不出家門也能致富。”
黃粉蟲俗稱“面包蟲”,營養價值很高,被譽為“蛋白質寶庫”,是理想的新型飼料蛋白。在國際市場上,由于肉骨粉污染誘發“瘋牛病”等問題,優質骨粉的產量下降,黃粉蟲成為最好的替代品,主要用于飼料及寵物食品。因為黃粉蟲養殖具有投入低、易操作等特點,目前黃粉蟲養殖業發展比較迅速。據業內專家介紹,目前國內養殖的黃粉蟲大多是經過外貿公司加工后出口到海外,因此在黃粉蟲行情受國際市場影響較大,農戶在上項目之前,最好是能聯系到能出口的公司或者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