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鄧州 :養殖特種野豬 開財富門
5月31日早上,下了兩天的小雨剛一停歇,楊成德就把野豬從豬圈里趕了出來。野豬們一到活動區域,就在里面活躍起來。300多頭野豬同時嚎叫,震耳欲聾,場面很是壯觀。
聽說楊成德養殖特種野豬發了財,記者特地在當地政府工作人員陪同下,找到了他的特種野豬養殖場。
現年57歲的楊成德,是鄧州市趙集鎮穆王村地地道道的農民。1995年,楊成德承包了村里的黏土磚廠,靠勤勞能干使自己的磚廠生意日漸紅火。近年來,隨著國家對黏土磚廠整治力度的不斷加大,楊成德意識到,只有轉行,才能贏得發展機會。
2012年,楊成德從電視上看到養殖野豬能致富,于是,就到武漢、山東等地的野豬養殖基地考察,并先后到廣州、上海調查野豬肉的市場銷售情況。經過調查論證,楊成德于去年3月在趙集鎮穆王村租了40畝林地,投資18萬元購買了雜交母野豬30頭,公野豬3頭,并到溫州購買了1頭純種公野豬、1頭純種母野豬,開始了特種野豬養殖的致富之路。
楊成德告訴記者,養殖初期,由于不懂野豬習性,飼養的野豬開始出現疫情,大部分野豬嘴角起泡,蹄子潰爛,不吃不喝,并且失去了好斗的野性。這下可嚇壞了楊成德。經過咨詢得知,原來是野豬得了口蹄疫。
“如果疫情繼續蔓延下去,我的投入必將打水漂!”談起當時的情景,楊成德仍心有余悸地說。于是,楊成德緊急通過深圳海關,從香港進口兩支治療口蹄疫的抗干擾素藥物,并以月薪3000元聘請了1名獸醫,全程負責野豬養殖基地的疫病防治工作。來勢洶洶的口蹄疫事件就此終結。
在楊成德的野豬養殖基地,記者看到,野豬飼喂區、野豬活動區、野豬繁育區等區域一應俱全。楊成德對記者說,野豬野性十足,不同于家豬,為了讓野豬保持野性,每天必須讓野豬在活動區自由活動2個小時,并適時投放活禽。
正說話間,楊成德的手機響了,打來電話的是上海的野豬肉定點銷售商。銷售商催促,讓他準備好80頭野豬近期運到上海。
楊成德介紹說,特種野豬是由純種野豬與家豬雜交的改良新品種,肉質鮮嫩,味道醇香,營養豐富,瘦肉率高,脂肪含量低,并且富含抗癌物質鋅和硒等元素,是一種理想的滋補、保健綠色食品。特種野豬具有保健、野味、經濟三大優勢。作為豬家族的新品種,已納入國家科技星火計劃項目,每公斤特種野豬肉60元仍供不應求。
經過一年多的實踐,楊成德摸清了養殖特種野豬的規律。特種野豬抗病能力強,耐粗飼,飼料來源廣,飼喂起來比較容易,而且野豬吃得少,食量僅是家豬的一半,養一頭野豬是普通家豬成本的60%,而利潤卻是普通豬的5倍多。截至目前,楊成德已出欄特種野豬近400頭,收入100余萬元,存欄母豬80頭,仔豬和育肥豬300頭。
“我計劃明年在鄧州建立3到5個特種野豬綠色養殖合作基地。”說起對未來的打算,楊成德滿懷信心地說,"成立特種野豬養殖合作社,對養殖戶供應仔豬、母豬種,負責養殖技術指導,并統一調運,形成連鎖式經營,使合作社成為鄧州市唯一一家綠色特種肉食品外銷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