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狐貍走上致富路
吉林省長春市九臺市城子街鎮西甸村農民馬志忠,通過依靠養殖狐貍,走上了致富路,現在,他最大的心愿就是想幫助更多的農民通過養殖狐貍走上致富路。請聽吉林臺記者張文匯的報道:
在馬志忠的養殖場記者看到,300多平方米的院落,整整齊齊的擺放著幾百只鐵籠子,大大小小的狐貍有的懶散的趴著、有的警覺的望著陌生人。馬志忠:每年的陽歷三月二十多號是狐貍的發情期,到五一結束,從五一到六月二十幾號就是產卵期,多的能下十來個,到十二月二十幾號吧,就能取皮了。
2003年,馬志忠從書店里買回幾本關于養殖狐貍的書,開始摸索著養起了狐貍。他總共養過藍狐、雪狐、銀狐等幾個品種,因為科學飼養、精心伺候,狐貍質量得到商戶的認可,各地經銷商紛至沓來。“遼寧遼陽、黑龍江肇源、河北的、海寧的,哪都過來。”
2008年,馬志忠開始擴大規模,養殖狐貍的數量由原來的十幾個到現在的400多個,經濟效益達到每年十多萬元:最近三年效益是指定不錯的,一個狐貍賣到800多塊錢的話,純利潤就是400到500元。
現在,馬志忠的心愿就是想讓更多的農民和他一樣走上養殖狐貍的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