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溝溝里的特種養殖
以特種養殖為核心的生態農業具有較高的經濟效益,但同時具有投資風險,在外創業多年的饒學光看中了家鄉白霓鎮石山村的自然條件,在家鄉的山溝溝里開始了他的特種養殖。
今年44歲的饒學光在外打過工,開過汽車修理店,十多年的摸爬滾打,讓饒學光賺取了第一桶金。去年一個偶然的機會,饒學光產生了回鄉創業的想法。饒學光對記者說,他在央視農業頻道看到特種雞的營養價值比較高,就想回到家鄉養特種雞。
饒學光說的特種雞叫舊院黑雞,因主產于四川萬源舊院而得名,是一個肉蛋兼用型品種,全身羽毛烏黑帶翠綠色光澤,1983年被列為全國地方優良品種。今年元月,饒學光租下老家1000多畝山林用于發展舊院黑雞養殖。這片山林不僅空氣、水源好,而且天然的食物也很多。
饒學光養雞全部采用原生態放養,這樣可以讓雞自然生長,體育鍛煉多,抵抗力明顯比籠養的強。
養雞不能光靠一腔熱血,關鍵還得要靠技術,饒學光把剛剛大學畢業的侄兒饒潤也招到了養雞場,專門負責技術指導。
有了侄兒的加入,饒學光的養雞場發展很快,在叔侄倆的精心飼養下,當初購進的1500只小雞雛,如今已長得羽翼豐滿。
舊院黑雞極富地方特色:羽毛烏黑發亮、短尾、烏皮,烏肉,烏骨,烏內臟,公雞一般可長2.5-3公斤,最大可達3.5公斤,天性好斗,母雞能長到2.5公斤左右。
除了天然的食物外,饒學光每天還給雞群配制營養大餐,雞肉不僅味道鮮美,價格也不賴,目前每斤都在一百元以上,雞、雞苗、種雞、雞蛋都供不應求。
饒學光回鄉發展特種養殖得到了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如今,饒學光雞場規模還在不斷擴大,新的雞舍和育雛房都建起來了,下一步,饒學光將通過人工孵化技術來擴大雞場的養殖量,爭取五年內達到5萬只左右,然后發展深加工業務,做大做強品牌,延長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