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江:野雞“小”產業蘊含“大”財富
華龍網訊(通訊員 薛根柱)走進野雞養殖場,拳頭大的小野雞正在覓食、飲水,看見生人來,就不斷靈活地奔跑、飛躍,三五成群嘰嘰喳喳的游走。主人送上雞糧,像看見媽媽一樣,迅速地跑過來搶食吃……6月16日,筆者在黔江區白石鄉復興村野雞養殖大戶李賢友處看到了這令人鼓舞的一幕。
“我是2009年6月開始投資養野雞的,在村上租了50畝山林,加上買鐵絲網和人工費用,養殖場先后投入接近3.5萬元,共喂養野雞3000只,每只雞利潤約20元,加上野雞蛋價格是普通雞蛋的數倍,一只雞連肉帶蛋純利大約40元,一年就收回了全部投入。今年喂養了8000只,已經和黔江枇杷林專業合作社進行對接,他們實行‘三包’服務——包回收、包賠、包成活率,根本不愁銷路了。”李賢友高興地告訴筆者。
李賢友介紹,野雞不僅好看,而且味美,是世界公認的山珍野味,具有極高的經濟價值、食用價值和藥用價值,近幾年,野雞的消費量不斷增加,給人工養殖野雞帶來了巨大的商機。考慮到復興村自然環境優越、草木茂盛、水源充足、地理位置優越等條件,非常適合養殖野雞,就把養殖場安在了山林深處。
在養殖場筆者注意到,為了食物不被污染,不管是飲水盆、還是飼料盆,都是打掃得十分干凈。特別是飲水盆,更有著一種特殊的設置:蓄水器放在淺淺的飲水盆的中央,野雞每飲用一點,自流水就添加一點——這樣既節省了人工,還保證了飲用水的衛生和新鮮。而且這群小野雞的食品十分“綠色”,以原生態南瓜、玉米、青蒿、紅苕、高粱為主糧,不搞任何食料添加劑,確保野雞肉質鮮美。雞糧主要是在當地進行收購,這也帶動周邊50戶農戶增收。
李賢文告訴筆者,今年野雞市場行情良好,純收入可達20多萬元。他還表示,愿意免費為鄉親提供技術支持和銷售渠道,帶動大家一起實現規模化、集約化養殖,為萬元增收工程盡自己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