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鹿之鄉”名副其實
“目前,梅花鹿在雙陽區是全國范圍內區域面積養殖量最大、品種最優、鹿產品交易量最廣、初加工最具規模的集中飼養區。”人大代表譚大東說起“中國梅花鹿之鄉”——長春市雙陽區就滔滔不絕。
“雙陽有著悠久的養鹿歷史。近些年來,在省市的大力支持、扶持下,梅花鹿產業目前已發展成為我區乃至全省的規模特色產業。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雙陽鹿業走上了一條由單一的規模擴張向質量和效益并重的科學發展軌道,并已初步形成較為明顯的優勢。”譚大東肯定地說,尤其是梅花鹿產業在雙陽得到了長足發展,它所取得的成績為區域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致富奠定了基礎。
“但近年來,雙陽區存在梅花鹿及鹿副產品價格下降以及養殖效益降低的現象。應該加強市場秩序維護,加大提純復壯力度,推行標準化養殖以及實施品牌經營等措施,穩定廣大養鹿戶的信心,使鹿產業發展有好轉。”
為此,譚大東提出建議:幫助協調恢復受理添加梅花鹿產品的食品生產企業許可申請。由于衛生部提供的既是食品又是藥品的物品名單中,梅花鹿不在其中,致使梅花鹿鹿茸、鹿胎、鹿鞭(鹿腎)、鹿骨等鹿副產品均不能進入食品當中。而雙陽所有鹿產品加工企業,包括新引進即將投產的企業都是以“食字號”申請的生產企業,按《通知》要求均不能取得生產許可證。這一問題不解決,勢必極大影響雙陽鹿產品精深加工企業的發展。為此,建議省政府協調省以上衛生部門,盡快將梅花鹿產品列入普通食品行列,保證鹿產品加工企業健康發展。
為開展好雙陽梅花鹿種源保護和種群提存復壯工作,繼續幫助企業爭取批給雙陽區的保種資金。另外,幫助解決人工輸精扶持資金和成立鹿業專業合作社扶持資金。
制定鹿業發展優惠政策。包括扶持鹿業發展協調銀信部門給養鹿和龍頭企業加工企業貸款支持;財政的貼息扶持;協調保險部門開展鹿只保險業務;對梅花鹿應用的科研開發和深度加工給予特殊的資金和政策支持。(記者 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