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藥+羊糞“循環”致富小谷律
在西山區科協幫助下,團結街道辦事處小谷律村大力發展山芋種植,而山芋種植所需的羊糞蛋深加工業也隨之發展成規模。如今,山芋和羊糞蛋深加工業雙向推動了村民致富。
本報訊 記者張猛團結街道辦事處報道 “羊糞是個寶,加工之后不得了。”近日,團結街道辦事處小谷律村開始冬季大規模山藥種植,而深加工之后的羊糞蛋,正是保證山藥茁壯成長的高級肥料,而羊糞蛋本身更是價值千金。“小谷律村的致富經其實就是新農村發展循環經濟的最好范例。”西山區科協相關負責人表示。
大山之中的小谷律村以種植麥子、洋芋和發展飼養為主業。一年忙到頭,平均每戶農戶收獲的農作物,除自給自足外,只夠供養3頭豬。外賣也只能掙三四千元。2008年來,在西山區科協指導下,農戶們改種山藥。
去年底, 村民畢友貴家種的1萬多株山藥豐收,每株結出的果實達一公斤多,一年就買了12萬元多,除去成本還賺了五六萬元。很多村民都因種山藥賺到了錢。目前,不但解決了溫飽,還建了房子、買了汽車。種山藥因此也成了村民的主要收入,成了小谷律最有優勢的項目。
“山藥種植還帶動了山羊養殖戶大幅增收。”村民畢友寶說,種植山藥需要羊糞蛋,而西山區科協把技術引進來,深加工羊糞成為羊糞蛋,施在山藥上,不但不會引蟲來吃,而且山藥的口感和質量大大提升。
目前,圍繞小谷律山藥種植業而興起的山羊養殖業和羊糞加工等下游產業也驟然崛起,成為了一大新興致富行業。“小谷律村目前46戶人家都在生產羊糞蛋,每家每年要買四五噸,近年來,隨著種植面積的擴大,村民們不僅買完了團結轄區的羊糞,還把富民縣各山羊養殖場的羊糞也預訂完了。”西山區科協一負責人表示,這樣的良性循環產業鏈形成之后,徹底改變了小谷律單一的生產模式,從單純的種植業過渡成了農產品加工業。“最可喜的是,通過科技催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目前,小谷律已形成山藥種植和羊糞蛋生產兩大產業,循環致富新農村。”
在小谷律村沒種山藥之前,沒人買賣羊糞,村民楊健說,自從大規模發展山藥種植后,羊糞需求量增大,短短三年,羊糞的價格越漲越高,到今年已經變得千金難求。“這主要得益于科學技術引入。”一戶專門從事羊糞深加工的農戶表示,如果有少量的羊糞,可以將其放于一個能密封的容器之中,置于太陽能照射的地方,加水并利用高溫發酵,春秋季約需一個月,夏季半月足矣。如有大量的羊糞,可以堆放于能見到太陽光的地方,含水量也要在50%以上,用黃泥或塑料薄膜密封發酵,時間略比容器發酵的要長些。發酵好之后,將其稍晾后便可施用。
“如今養羊也越來越劃算了,700元一噸只是渣草糞的價格,如果是純養糞,一公斤少了兩三元錢買不到。一只羊一年產生的糞幾乎就可以賣到一只羊的價錢。”該農戶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