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養驢勁頭十足
每到冬季寒冷時節,北方群眾都喜歡吃些含熱量多的食物。以往在副食市場銷售中,牛、羊肉特別受群眾歡迎;可是今冬以來,在扎蘭屯市城鄉飯店里、群眾家的餐桌上,驢肉水餃、蒸餃、鍋烙、涮火鍋等驢肉食物尤為受到大家青睞,驢肉已成為人們菜籃子和餐桌新寵。“天上龍肉,地下驢肉”真正應驗了其價值所在。
據記者了解,近年來,扎蘭屯市相繼涌現出多位有養殖毛驢遠見的農民,他們通過成功養殖毛驢而走上致富路。不僅該市鐵東辦事處鐵東村王久山抓住市場機遇,利用自家庭院大力發展養驢業,成為遠近聞明養驢戶致富外,該市中和辦事處紅星村的農民曲志臣,也看準時機將市場需求和當地情況緊密結合起來,全力以赴養起毛驢來。
記者在與曲志臣交流中得知,他家早在七、八年前就養起毛驢和羊來。當時羊多(有三百多只)驢少(只有十幾頭),發展至現在是存羊達80多只,而毛驢卻達到120多頭。曲志臣笑呵呵地說,雖然他們全家一年四季起得早、睡的少,不過,全家在辛苦付出的同時,也換回了可心的收入。他說,近幾年來他家年均凈收入就達到6、7萬元,所以干起活兒來特別有勁兒。
驢肉以肉質鮮美、營養價值高而著稱。曲志臣在介紹養驢的諸多好處時談到,毛驢不但吃得少,而且非常皮實(不愛得病),并且不得傳染病;另外,毛驢繁殖快,較其它大牲畜比生長期短;在與羊共同養殖過程中,毛驢還不挑食,主人給喂草它就吃草,給喂羊吃剩的料它也吃得很香;此外,飼養驢的成本也低,因為草比料便宜,他們家這些毛驢一冬飼草錢用不上兩千元。
曲志臣說,春、夏、秋三季時,他將毛驢和羊趕到山上他家租用的草場里,驢是按每頭30至40元來收費,羊是按每只20元來收費;而冬天圈回到家里來飼養。因為有規律和養殖規模大,加上他多年的養殖經驗及良好的信譽和知名度,所以外地到紅星村買驢的商家都直奔他家,看著上好的驢,開出理想的價,購銷兩相旺。今冬,曲志臣家的活驢開貨價就達到每斤18元,活羊開貨價也在每斤17、18元之間。
曲志臣在成功致富后,又帶領鄉親們組織并建成養驢農民專業合作社,幫助提供市場信息和技術指導,以及搭建銷售渠道,成為當地農民群眾共同致富的領頭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