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哥兔業:要把產業做強城市做大
四川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劉奇葆來樂調研側記
8月10日,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劉奇葆,省委常委、省國資委黨委書記王少雄,省委常委、秘書長陳光志,副省長李成云深入我市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哈哥兔業、省級高新技術開發區樂山高新區物聯網產業科技園區四川天壹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調研,并聽取我市關于優勢產業發展及城市規劃建設情況匯報。
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唐堅,市委副書記、市長蔣輔義,市委副書記羅建安,市委常委夏代榮、羅佳明、趙田,副市長方為加、周勇,市委秘書長袁曉松陪同調研。
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叮囑,劉奇葆寄語樂山:產業做強、城市做大。
“率先突破100億,給你獎勵!”
頂烈日,冒酷暑,下午4時30分許,劉奇葆一行抵達哈哥集團。
在哈哥兔業活兔收購點,汽車、摩托載滿兔子整齊排列,農民背簍、籮筐裝滿兔子靜待過秤。
在熱烈的掌聲中,劉奇葆來到大家中間:“價格如何?防疫咋搞?品種咋樣?”……
“8元一斤,防疫由公司負責,都是良種兔,我家養50多只母兔,僅養兔一年收入就上萬元……”井研縣門坎鄉農民雷定康快人快語。
“我們養兔成本低、不愁銷、劃算。”大家紛紛打開話匣子。
劉奇葆滿意點頭。
“立業三農為根,舉步富民為本”。哈哥創建于2003年,公司通過發展“龍頭”企業,采取市場牽“龍頭”、“龍頭”帶基地、基地連農戶的發展模式,以園區帶動、小區促動、大戶聯動、幫扶推動,初步形成了集養殖、加工、銷售、科研為一體的農業產業化經營模式,直接帶動和輻射帶動樂山及周邊5市16縣12萬多戶農民發展養兔產業。
“不離土、不離鄉,養兔奔小康。”在哈哥的帶動下,井研縣農民人均養兔收入從2003年的112元上升到2009年的590元。劉奇葆稱贊道:“這不少哦!”
7年發展、7年擴張,哈哥現有出口兔肉生產線2條、裘皮生產線3條、1500噸凍庫2座,開發出6大類31種不同規格風味的兔肉系列產品和50多個花色品種的兔裘皮產品。2009年,宰殺加工肉兔600萬只,銷售收入2.92億元,出口創匯350萬美元。
哈哥系列兔肉、裘皮制品……哈哥系列產品琳瑯滿目。劉奇葆一行來到哈哥產品展示臺參觀,并深入出口兔肉生產車間等實地考察。
劉奇葆認真查看、仔細詢問:原料成本、市場銷售、效益前景等等,關注點在于:特色農業如何實現產業化,幫助農民長久持續增收。
“今年,又投資3億元,實施四川現代兔業科技扶貧示范產業建設項目,將新增鮮兔加工能力1000萬只。”哈哥負責人匯報道。
劉奇葆勉勵董事長榮新富,盡快把哈哥兔業做強做大,“率先突破100億,給你獎勵!”
農民怎樣長久持續增收,是劉奇葆此次調研的重點之一。在調研中,劉奇葆一行還聽取了樂山林竹、茶葉、蔬菜、中藥材、畜牧等特色農業助增收的情況匯報,并不時與大家探討發展特色產業的問題。劉奇葆強調,要堅持以產業化經營為突破口,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要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推進農產品精深加工,加強龍頭企業與生產基地配套,完善龍頭企業與農民利益聯結機制,促進農業產業化與工業協調發展;加快發展特色效益農業,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突出特色和優勢;加快發展現代畜牧業,推進良種化、規模化、標準化。
要以產業發展引領城市發展,把產業做強,城市做大。
下午5時50分,劉奇葆一行來到樂山高新區,視察樂山產業發展。
作為四川重要的工業城市之一,樂山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新能源產業、電子技術(物聯網)產業、鹽磷化工產業、冶金建材產業、裝備制造產業五大工業已成為優勢產業,產業效益初顯。
一一看,認真聽,詳細問,劉奇葆關注樂山工業結構、產業效益。
“多晶硅現有產量多少?”“上半年2500噸,比去年翻了一番。”
“市場行情如何?”“銷售沒問題。全部銷完。”
“價格如何?”“50萬元左右一噸。最近有所上升。”
“利潤多少?”“每噸5萬元左右。”
“要延長產業鏈。通過上下游拓展,做強產業,提升效益。”劉奇葆叮囑。
“樂山產業有優勢,但傳統產業居多,要合理調整工業結構。通過結構的調整,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提升產業效益。”劉奇葆殷切希望樂山在快發展中求優質,在調結構中增效益。
走進樂山新興產業——物聯網展示廳,劉奇葆詳細了解物聯網產業在樂山的發展和應用情況,不時點頭贊許。
“擁有多少核心技術?入園企業情況如何?生產基地是否入駐?”邊走邊問,新興產業如何才能搶占制高點,真正產生效益?劉奇葆非常關注。
“我們擁有RFID技術并整合了物聯網的其它技術,分為三個層面:高校、科技機構等在內的科研層,15個示范項目的應用層,生產基地建在樂山的生產層,半年時間,我們從無到有。”
“新興產業的發展是方向,但難度大。要搶占技術制高點,掌握核心技術的研發,提升競爭力。”劉奇葆要求。
作為全省布局發展的大城市之一,樂山如何構建百萬人口大城市是劉奇葆此行調研的又一重點。聽取樂山關于新城規劃的情況介紹后,劉奇葆強調:“新城建設要綜合考慮城市的功能配套,如產業布局、商務經濟、公共服務等,要與產業園區的發展結合,以產業發展引領城市發展,把產業做強、城市做大,使新城成為發展產業的重要依托。”
(輸入:李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