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鴕鳥的同行成了千萬富翁
就在2003年,鴕鳥膠囊和鴕鳥保健酒終于研制成功,并獲得了國家專利。因為沒有生產能力,楊柳青只是委托別的廠家,生產了少量的樣品。而這一年的秋天,楊柳青的家里卻發生了一件極其悲痛的事。
這一天,七十二歲的老父親來到了金鴕鳥莊園。快一年沒有回家了,楊柳青看到父親的身體狀況,大吃一驚。他有一種不詳的預感,陪父親看鴕鳥的時候,趕緊讓工人給父親照了一張照片。這張照片成了楊柳青父親最后的遺像。
楊柳青:“他同我母親一起進來的,那時候是最后一面了,看了就沒有多長時間,我父親就去世了。”
其實,父親一年前就得了癌癥,怕楊柳青知道后受影響,就一直瞞著他。這次到金鴕鳥莊園來,是想見兒子最后一面。
楊柳青的母親蘇金財:“那個胃癌,他都沒有告訴他,只有告訴小孩知道了。來他都沒有講話了,不能講話了。”
這件事,成了楊柳青一生的內疚和痛心。妻子處理了服裝店,也到金駝鳥莊園幫楊柳青一起打理。
廣東省紫金縣是客家美食的發源地,楊柳青從小在紫金縣長大,做客家菜是他的拿手好戲。他結合客家菜的烹飪手法,研制出了別具風味的鴕鳥套餐。
楊柳青的妻子鐘銀招:“他自己,就皮呀,肉呀,心呀,就自己來試一下,嘗一下怎么樣去炒呀,都是自己下廚的,他來炒,我就來摘菜。”
楊柳青又在鴕鳥莊園建起一座鴕鳥美食館,吸引深圳市區的一些市民前來品嘗鴕鳥套餐。
2007年6月10日,記者采訪的時候,恰巧遇到一些來品嘗鴕鳥套餐的深圳市民。這些離退休的老年人告訴記者,每個月他們都會來吃一次鴕鳥套餐。一個人收費100元,他們也能接受。
深圳市民林成友:“吃得很飽很飽,但是好容易就消化了。所以證明這個鴕鳥肉呢,對于我們老年人是有好處的。”
楊柳青告訴記者,鴕鳥套餐雖然受到一些消費者的喜愛,但經營效果并不理想。像今天這樣一次來十幾個消費者的情況很少見。記者在采訪的十幾天中也發現,每天來吃鴕鳥套餐的人寥寥無幾,有時候,一天連一個客人都沒有。
金駝鳥莊園副總經理劉萬財:“沒有去在市場上推廣,沒有再宣傳。好像鴕鳥全身是寶,沒有人知道。”
深圳市寶安區市民凌錦波:“這里在我們當地人來說,就是這個位置比較偏僻的。我們基本都不到這里的。”
2004年3月的一天,一位特殊的客人來到了金駝鳥莊園。他是深圳市龍華鎮的房地產代理商,他想和楊柳青合作,在深圳市區推出鴕鳥套餐和鴕鳥、靈芝保健品。
而令這位房地產商沒想到的是,楊柳青卻拒絕了他。
房地產代理商黃遠威:“他當時架子比較高,他說,是國家專利。沒有這個意識,還在研發,重視研發,沒有推向市場。”
楊柳青:“我就擔心他,一個是大家合作的股份這些東西,不好決定嗎,如果我說多了,那嚇倒他,說少了,我吃虧。”
楊柳青不愿意和黃遠威合作,還有另外的擔心。
楊柳青:“龍華鎮的消費水平比較高的。他那里一搞起來,那對我的鴕鳥美食館有影響,所以我就比較保守,也沒有同他進行合作。”
2006年7月的一天晚上,一個神秘人物的出現,讓眼看就支撐不下去的楊柳青看到了希望。這個人要獨家代理鴕鳥和靈芝產品。兩年前因為保守而失去的一次機會,讓楊柳青后悔不已。這次,他爽快地答應下來。楊柳青趕緊委托幾個廠家,生產鴕鳥和靈芝產品,為這位獨家代理商供貨。
楊柳青:“我是以廠家價錢給人家,不是直接銷售,所以我們的價位定位是很低的,我們主要是想做大做強。”
可是,合作了一段時間之后,楊柳青卻發現苗頭不對。對方原先承諾的現錢提貨,卻沒有兌現。
楊柳青的妻子鐘銀招:“剛開始的時候就給了一兩次,今天拿了貨就拿錢,過兩天或者是下次拿的貨,他就慢慢慢慢這樣就拖。”
緊接著,楊柳青又發現了一件做夢也沒有想到的事。這位獨家代理商,在利用鴕鳥和靈芝產品搞傳銷。
楊柳青:“把我的產品價格拉高。那個太暴利的。比如我是20多塊錢一瓶的貨給他,他賣到250多。”
楊柳青的妻子鐘銀招:“就10小瓶的產品,我們就給他80塊錢,一大盒,他們賣到3000多元。”
楊柳青取消了與代理商的合作,他也由此損失了近30多萬元錢。
在金鴕鳥莊園采訪的時候,楊柳青打開了兩個神秘的倉庫。記者發現,里面堆積著大量的鴕鳥和靈芝產品。楊柳青告訴記者,這些貨價值800多萬元。
楊柳青:“我沒有經銷隊伍。產品這么多存在倉庫,又沒有經費做宣傳,所以心里很著急。”
楊柳青的妻子鐘銀招:“那肯定很著急了,因為你要資金周轉的,沒錢的。因為你是變不到現金來說,那個貨積在倉庫里面也沒有什么用。”
主持人:“十多年前,深圳人楊柳青帶著滿腔熱忱,投入鴕鳥養殖業,但現實的情況卻并沒有達到他最初預想的結果。那么,鴕鳥到底還能不能養,鴕鳥產業到底能不能做?在浙江省臨海市有一個叫林咸升的人,也養殖了8年鴕鳥,但他卻與楊柳青的情況不一樣。”
這個人就是林咸升,1999年,他投資10多萬元錢,開始養殖鴕鳥,現在已經發展到養殖2500多只鴕鳥的規模,并帶動了當地很多養殖戶養殖鴕鳥,年屠宰銷售鴕鳥3000多只,擁有了1200多萬元的財富。1999年,國內鴕鳥產業進入低谷,市場價格達到有史以來的最低點。林咸升感覺鴕鳥炒種的年代已經過去,就是在這個時候,他開始引進種鴕鳥進行繁育飼養。
林咸升:“因為那個時候都沒人要了,就無所謂炒種了。因為這個鴕鳥的飼養成本已經遠遠高于它所賣出鳥的價格了,像一只種鳥,實際上好的種鳥的話它成本價就要1萬多元,當時只有幾千塊錢。我基本上四五千塊錢買一只吧。”
主持人:“林咸升一起步,就比炒種年代引進鴕鳥的養殖戶節省了很多成本。養殖鴕鳥之后,林咸升和楊柳青一樣要面臨鴕鳥的銷售問題,他的鴕鳥賣到哪里呢?”
這個地處臨海市繁華地段的飯店,就是林咸升的鴕鳥特色美食店。他聘請了幾位當地有名的廚師,開發鴕鳥美食,現在已經開發出了30多道鴕鳥特色菜。飯店開張以來,生意一直很紅火。
搞鴕鳥餐飲,林咸升有其獨特的經營思路。盡管已經開發了30多道鴕鳥菜肴,但林咸升一桌菜只給消費者上4到6個不同的鴕鳥菜。這種方法,卻吸引了很多的回頭客。
林咸升:“有些人等于說吃了,也不斷的要調口味,那這樣客戶才會不斷的來,要不然連續都是這幾道菜的話他覺得也挺沒勁的。其它菜的銷售作為一個搭配。這個鴕鳥菜呢是作為一個我們主打的品牌。”
林咸升還與其它酒店合作,在周邊地區建立鴕鳥特色示范店。除了給這些示范店以批發價提供制作鴕鳥菜肴的原料外,還把鴕鳥菜肴的燒制手藝傳給他們。目前,林咸升已經建立了20多個示范店。每個示范店一個月僅鴕鳥肉就賣5萬多元錢。
林咸升:“我一年單單鴕鳥肉鮮肉銷售這一塊就可以達到三千萬左右。大家都適應了這個鴕鳥肉之后,過幾天能想到再吃鴕鳥肉,它本身就是促進了一個鴕鳥肉的銷售市場的問題。”
除了經營鴕鳥餐飲外,林咸升還開發出了?種鴕鳥食品軟包裝,打進當地以及上海、杭州等大城市的超市。盡管鴕鳥食品營養價值很高,林咸升在搞鴕鳥餐飲和食品軟包裝的時候,都是先在口味上下功夫,迎合市場的需要。每年他要拿出一半的時間,研究調制鴕鳥食品的口味。
林咸升:“中國人的消費習慣第一是口味,第二才是營養,沒有一下子就達到以健康肉食為標準的,所以說我們首先要適應一個大眾的口味,讓他們先覺得鴕鳥肉好吃,然后更深一步的了解鴕鳥肉的特點,那這個鴕鳥產業是變成一個永遠不衰的產業。”
主持人:“楊柳青和林咸升的故事,讓我們感覺到,創業,選擇適合自己的項目很重要,選擇項目之后的操作更加重要。喧鬧之后必是平靜,現在,我國鴕鳥養殖已經由炒種向產品開發轉變,冷靜之后的鴕鳥養殖戶,更加注重市場營銷。據記者了解,深圳市鴕鳥養殖戶楊柳青,現在也改變了自己的做法,正一步步地走出困境。”
現在,楊柳青除了繼續研制開發新的產品外,他把自己的主要精力,也放在了市場開發上。
三年前,曾被拒絕過的房地產代理商黃遠威,再次找到楊柳青,這次,他們終于達成了合作。在深圳打工的四川人林萬榮,沒有購買楊柳青的鴕鳥種苗,卻成了金鴕鳥莊園的業務經理。僅一個多月,就促成了四家酒店經營鴕鳥套餐。
在楊柳青研制的鴕鳥和靈芝產品中,他最看好的是鴕鳥保健酒。但是,由于自己沒有生產酒的能力,一直不能推向市場。現在,令楊柳青感到欣慰的是,通過朋友的介紹,他與四川省彭州市的一家酒廠,簽訂了合作合同。而且,已經開始批量生產,準備推向市場。這是楊柳青走出困境的最大希望。(錄入:楊振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