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石門農民養殖豪豬“拱”開致富之門
它們全身呈棕褐色,背部披著利箭般黑白相間的棘刺,形似刺猬,聲如豬叫。這就是石門縣新鋪鄉羊子埡村豪豬養殖戶劉宏志用來發家致富的寶貝――豪豬。
8月中旬,記者來到位于石門縣新鋪鄉東灣村的舊村部,這里正是劉宏志的豪豬養殖基地。今年25歲的劉宏志熱情帶著記者現場參觀。
說起與豪豬結緣,純屬巧合。2010年,畢業于湖南機電職業技術學校電氣自動化專業的劉宏志,憑借大學積累的銷售經驗,應聘到云南醫藥器材公司從事銷售工作,因突出表現被提升為銷售經理。2011年底,劉宏志陪客戶吃飯,客戶點的招牌菜豪豬肉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得知一只豪豬價值2000多元時,他當即萌生回家創業養豪豬的想法。他查看書籍,了解到豪豬是草食動物,被稱為“動物人參”,肉質為高蛋白、低脂肪、無污染、無公害,富含鈣磷礦物質等多種營養成分,是上等山珍生態品,且營養價值高,有著廣闊的市場前景,更加堅定了他回鄉創業的信心。
大學生放著好好的體面工作不干,竟然辭職回家養豪豬,父母聽說他的想法后,差點氣昏過去。
但劉宏志卻是鐵了心。2012年年初,他毅然辭掉月薪上萬元的工作到各地學習養殖技術。3個多月后,他終于將豪豬養殖的關鍵技術學到手。為了取得家人支持,他帶著父親到湖北、衡陽、桃源養殖基地考察。慢慢地,父母開始理解他,籌集了10萬元助他創業。
基地、配種、購苗……很快,豪豬養殖場辦起來了,但劉宏志也花光了所有的積蓄,并欠下了一筆不小的債務,剛剛起步的養殖場面臨著資金周困難的尷尬境地。
“縣勞動就業服務管理處聽說我養殖豪豬,專程來了解情況。當時養殖場還沒有完全建好,只有32只豪豬,場內還有很大的味道,我都不好意思打開門,就業處的工作人員不怕臟,走進去仔細查看,詢問養殖情況。”劉宏志說。
隨后,石門縣就業處發放高校畢業生創業扶持補貼資金緩解了他的燃眉之急,還積極為他申請小額擔保貸款。
資金問題暫時解決了,養殖技術方面卻遇到新問題。由于沒有完全掌握好豪豬懷孕產仔的時間,劉宏志將產仔母豬與其它豪豬養在同一個圈內,剛產下的十來頭仔豪豬被同一圈的其它豪豬咬死了,造成幾萬元的損失。劉宏志內心像打翻了五味瓶,“看著仔豪豬被咬死,心在滴血,而且感覺孤單無助。”吃一塹長一智,劉宏志的飼養經驗也在磕磕絆絆中豐富起來,現在再也沒有出意外了。
為照顧好這些小“寶貝”,劉宏志一邊沒日沒夜地守候在豬舍邊,喂食、打掃衛生,一邊認真學習養殖技術,把積累起來的經驗都一筆筆記在自己的養殖日記上。“豪豬的‘伙食’以素為主,以農家飼料為主,均實行生料飼喂。飼料主要是紅薯、洋芋、玉米、南瓜、蘿卜等多種蔬菜及野草,飼料簡單豐實,來源廣。”“豪豬3代以內不能近親繁殖,否則成活率大大降低,品相也不好。”劉宏志笑言,“這不,每頭豪豬都編了號。”
經過幾個月的喂養和配種,劉宏志的養殖場在去年就成功進行種豬繁殖產仔,年收入達10萬元以上。
由于豪豬養殖效益好,外地不少客商和周邊養殖戶慕名而來。“只要周圍的農戶愿意養,我就愿意為他們提供免費技術支持。”談到未來的發展,劉宏志表示,他計劃2015年豪豬存欄量達到300頭以上。同時,他希望在自己的帶動下,周邊農戶都養豪豬,將豪豬養殖做成產業化,大家一起發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