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妹子養鵪鶉致富新路
日前,筆者來到沾化縣下洼鎮石營村安明芳的鵪鶉養殖場,還未進入養殖場,便聽到鵪鶉“啾啾”的叫聲。走進養殖房,一排排鐵籠內擠滿了鵪鶉。正在忙著撿拾鵪鶉蛋的安明芳說:“養殖場里一共有3萬多只鵪鶉,每天撿拾的鵪鶉蛋都在400斤左右,高峰時期達到500斤。”
據了解,在養殖鵪鶉之前,安明芳與丈夫管理著家里的9畝冬棗園,每年都有8萬元左右的收入。安明芳一直想利用冬棗種植之外的時間,開展家庭養殖類的副業。聽在同村做雞飼料和鵪鶉飼料生意的妹妹講,養殖鵪鶉風險低、收益快,而且市場前景廣闊,需求量大,鵪鶉蛋在北京、天津等大城市特別受歡迎。于是,安明芳一次性購進了3萬多只鵪鶉苗,嘗試著養起了鵪鶉。
剛開始,雖然有妹妹的技術指導,但為了探索養殖經驗,安明芳經常在將近40攝氏度的養殖房里看上半天,觀察鵪鶉的一舉一動,防止它們過于擁擠而死,同時看它們吃料是否正常,飲水能否滿足。因為室內溫度高,鵪鶉一旦缺水就容易死亡。為此,安明芳在養殖房里安裝了自動供水設備。同時,為了提高管理效率,她還安裝了自動化的供食系統和糞便處理設備,一個人管理整個養殖場很輕松。
經過精心呵護,鵪鶉40天左右便開始產蛋,周邊客戶紛紛找上門來,鵪鶉蛋成了搶手貨。據安明芳粗略統計,一只鵪鶉種苗價格一般在0.6元左右,鵪鶉蛋每公斤售價7.2-9元,鵪鶉的產蛋期可以持續一年左右,除去鵪鶉種苗和飼料成本,一年下來,僅賣蛋就能實現純利近10萬元。
此外,鵪鶉產生的糞便是一種良好的有機肥,特別適合棗樹施用,曬干后的鵪鶉糞每公斤能夠賣到0.8-0.9元,除了在自家棗樹地施用,賣鵪鶉糞一年可收入3萬元。
據安明芳介紹,由于養殖場一個人就能夠忙過來,養殖鵪鶉不影響冬棗種植,下一步,她將擴大養殖規模。由于鵪鶉養殖最適合一般農戶,作為村里的計生干部和縣人大代表,她還帶動村民一起發展鵪鶉養殖,發家致富。
目前,在安明芳的帶動下,全村已有3戶村民養起了鵪鶉,養殖數量達到了7萬余只,鵪鶉養殖成為棗農發家致富新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