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玩特色” 腰包鼓起來(圖文)

【導語·中國特種養殖網】寒冬將至,山東青島平度市新河鎮的村民卻仍忙的熱火,他們用過特色養殖、特色種植讓自己的腰包鼓了起來。目前,已發展獺兔養殖戶700戶、黃粉蟲20戶、大雁5戶、鵪鶉養殖戶600戶、野豬養殖10戶。今年通過考察又引進適合老年人、殘疾人庭院發展的高利潤虎皮鸚鵡養殖項目。
大雪節氣即將來到,標志著寒冬將至,在農村也到了村民“貓冬”的季節了。然而,記者在山東青島平度市新河鎮成人教育養殖示范基地、食用菌制種栽培基地等地見到的卻是另一番情景,養狐貍、養獺兔、種植食用菌,這個冬天,新河鎮的農民可閑不住,他們用特色養殖、特色種植度過冬閑,也讓自己的腰包鼓了起來。
投資26萬養260只種狐
近日,記者來到平度市新河鎮東潘家村狐貍養殖專業戶潘澤曉的養殖基地,和戶外的冷風呼嘯不同,基地里見到的是另一番景象,在向陽養殖籠內的260只白狐、藍狐、赤狐、種狐都在曬著太陽趴著打盹。記者了解到,這里原來是一個獺兔養殖繁育基地,由于養殖戶轉產,把這里轉讓給了肉食雞養殖專業戶潘澤曉養殖狐貍。
潘澤曉今年32歲,結婚后,主要經營規模養殖肉食雞。今年,經過考察狐貍養殖效益更高,潘澤曉就在9月下旬投資20萬元,以每只700元的價格引進260只種狐,建立了這個占地3500平方米的養殖基地。
“現在我的主要精力都靠在了養狐貍上,一開始養也沒有太多的經驗,就通過看書、上網等方式自學,成教的崔校長也經常過來給我指導養殖,我對未來的發展充滿了信心。”潘澤曉告訴記者,據他了解,養狐貍的經濟效益也不錯,他希望能多掙點錢,也給家人創造更好的生活條件。
50只種兔能收入4萬元
說話間,鄰村獺兔養殖戶黃永祥過來參觀,看到記者來了,熱情地邀請記者去參加他家養殖的獺兔。記者來到鄰村的呂家集村,黃永祥老人一邊走一邊介紹:“我叫黃永祥,今年70歲了,10年以前,老伴去世后,孩子又不在家,都在外面工作,剩下我一個老人在家很寂寞。偶然的機會認識了崔校長,他說你養獺兔吧,一是你有營生干,二是能掙錢。我就讓他給我聯系買了20只種兔,當年不僅回來成本,還賺了1萬多元。”
“我心里那個高興,我不但不用要兒子們的養老費了,而且,春節孫子孫女們回家,我手頭有了給他們的壓歲錢了……今年的價格又不錯,我現有30只種兔,今年1只種兔平均純收入800多元,到現在我已經收入3萬多元了。”黃永祥告訴記者。
“周圍村莊養獺兔的多嗎?”記者問道。“就我知道的,我們村養殖30只以上的就不少于50戶,周圍村莊300戶、200戶的都有。走,我帶你們去東潘家村潘寶廷家去看看,他和我差不多的歲數,他養得比我多多了。”到了潘寶廷家,今年65歲的潘寶廷高興地說:“今年的獺兔價格不錯,每公斤28元,我喂了50只種兔,收入了4萬多元呢。”
新引進虎皮鸚鵡養殖項目
隨后,記者從特色養殖基地來到平度市最大的食用菌制種基地之一的新河鎮后爐村,4200平方米的平菇制種栽培基地,更是一片繁忙景象。拌料的人們汗流浹背,裝栽培袋的人們歡歌笑語。今年46歲的基地主人王智平介紹,今年夏天制種時,基本原料棉籽殼每公斤到了2.2元。由于他用量大,棉花加工廠給了優惠價,每公斤是2元。
“由于原材料的漲價,今年我制菌種50萬斤,菌種以每公斤2.4元的價格銷往古峴鎮、煙臺地區的3個縣市、威海地區的2個縣市和萊西、膠州、膠南等地,利潤比往年低些。可是,今年平菇價格貴的時候是每公斤14元,現在到了產出高峰期了,批發價還每公斤6元。”王智平說,現在原材料每公斤便宜了6角,所以他計劃自己栽培平菇20萬斤,每公斤原料可產平菇1.5公斤到2公斤。“按照現在的批發價計算,20萬斤平菇原料,可純收入40萬到50萬元。”
據悉,新河鎮黨委政府成立了由農業服務中心、獸醫站、民政辦、成人教育中心組成的工作小分隊,目前,已發展獺兔養殖戶700戶、黃粉蟲20戶、大雁5戶、鵪鶉養殖戶600戶、野豬養殖10戶。今年通過考察又引進適合老年人、殘疾人庭院發展的高利潤虎皮鸚鵡養殖項目。“鸚鵡養殖不僅投資少、見效快、省心省力,而且,收購商還實行"四包",即包種苗引進、包供料、包技術指導、包銷售,是老年人和弱勢群體養殖的好項目,目前,鎮政府工作小分隊正在向有養殖意向的家庭推廣。”新河鎮黨委工作人員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