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上思:10萬黑豚帶富千余戶農民
導語:野草也吃,蔗葉也吃,不但好養售價還高。廣西上思縣依托龍頭企業,組織農戶發展黑豚養殖,養出了“黑金子”。走進位于上思縣思陽鎮十萬大山黑豚養殖基地,一群群烏黑光亮、活潑可愛的小黑豚闖入了記者的視野。
近日,走進位于上思縣思陽鎮十萬大山黑豚養殖基地,一群群烏黑光亮、活潑可愛的小黑豚闖入了記者的視野。它們有的在啃食玉米葉或青草,有的來回躥動,有的則發出“吱吱”的叫聲……
場主李黃河介紹說,上思的黑豚不愁銷,價格不菲,每公斤可賣80元。加上青草飼料成本低廉,因此養黑豚的效益十分可觀。每批黑豚約4個月便可出欄,每只可獲純利20元左右。如今李黃河的養殖場養有2000多只黑豚,每年出欄3批,產值可達36萬多元,純利潤也有12萬多元。
一人富,不算富。該縣婦聯因勢利導,充分利用這一“短、平、快”的致富項目,通過建立黑豚養殖合作社這一平臺,并建設巾幗致富能手基地和青年致富培訓基地等,不斷擴大養殖規模,引導更多農民兄弟通過養殖黑豚致富。
隨著養殖戶的不斷遞增,該縣組織成立了上思聚力中華黑豚養殖專業合作社。該社通過聯合建立黑豚深加工基地,產品統一銷售,聯合經營共進退,加上縣科技部門的技術指導及防疫機制的建立,為農民兄弟養殖黑豚,掌握市場主動權,抵御市場風險,建起了一道道穩靠的屏障。
在合作社的帶動下,目前該縣的黑豚養殖示范基地已達8個,中小養殖場共有180個,固定資產達680多萬元。合作社成員已發展到139名,養殖分布8個鄉鎮,帶動農戶1186戶,黑豚存欄達10萬余只。
農戶李仁飛是該縣南屏瑤族鄉渠坤村人,以前一直在家務農,年收入不超過3萬元。2011年,他參加合作社黑豚養殖技術培訓后,向合作社引種100對黑豚回家養殖,并種上象草3畝,加上原有甘蔗10畝,進行標準化飼養。僅今年上半年,他養的黑豚就出欄兩批,收入達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