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菏澤:念好“養驢經” 蹚出致富路
近日,天剛蒙蒙亮,山東省菏澤市定陶區張灣鎮魏家村良源肉驢繁育基地已熱鬧起來。“嘚兒……”養殖戶魏現生一聲吆喝,開始蹲在地上給一頭灰黑色的肉驢修剪蹄甲,遠處20余頭肉驢正低頭啃食著玉米和豆粕。
“這驢蹄子得兩個月修一回,跟人剪指甲一個理兒,不修就影響走路。”魏現生放下修蹄刀,掏出抹布擦了擦手上的泥污,指縫里還殘留著驢蹄特有的角質碎屑,望著圍欄里膘肥體健的肉驢,他的眼神里滿是笑意。
魏現生養殖經驗豐富,早些年一直從事豬、羊養殖。然而,豬、羊養殖風險較大,疫病頻發,常常讓他憂心不已。“豬、羊太容易生病了,一場疫病下來,損失慘重,我一直在琢磨著調整養殖品類。”魏現生回憶道。
2024年初,朋友隨口提了一句:“現在驢肉價格穩定,而且驢不愛生病,你試一試?”說者無心,聽者有意。魏現生當晚就翻出手機,搜了半夜肉驢養殖的資料,發現驢生性強健,不易患上大規模的傳染性疾病,養殖起來相對省心。這個發現讓他眼前一亮,仿佛看到了新的希望。
此后一段時間,魏現生開啟了考察之旅。他先后前往嘉祥、梁山等地,10多次深入當地的養殖基地,與養殖戶交流,了解肉驢的養殖技術、市場行情及銷售渠道等。每一次考察,他都認真記錄,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經過深入了解,魏現生對肉驢養殖充滿了信心。
去年5月,市場行情出現轉機,驢肉價格低迷。魏現生敏銳地抓住這個時機,當機立斷從吉林引進了50頭繁育母驢。萬事開頭難,剛開始養殖肉驢時,由于缺乏經驗,他遭遇了一些挫折。“去年剛開始養殖肉驢時,損失了七八頭小驢,它們生病,很難及時看出來,等發現的時候已經晚了。”魏現生惋惜地說。但他并沒有被困難嚇倒,一邊自學肉驢養殖技術,一邊虛心向周邊有經驗的同行請教。經過不斷摸索和實踐,他逐漸掌握了肉驢養殖的技術。
春節前,魏現生又從周邊地區引進了一批肉驢,同時也成功銷售了一批。目前,基地內存欄量達到150余頭,其中母驢90余頭,主要以繁育為主。看著茁壯成長的肉驢,魏現生臉上洋溢著喜悅:“今年預計能生40余頭小驢,照這個趨勢發展下去,前景很不錯。”
在市場方面,肉驢的行情十分樂觀,市場需求旺盛,肉驢根本不愁賣。為了養好這些肉驢,魏現生付出了諸多心血。每天早晚,他都準時給肉驢喂食,飼料主要是玉米、豆粕、麩皮等。截至目前,魏現生在雜交肉驢養殖項目上共投資了200余萬元,但他堅信這筆投資會帶來豐厚的回報。
談及下一步計劃,魏現生眼神中充滿了堅定:“我打算繼續擴大規模,引進更多優良品種的肉驢。同時,我也想探索一些深加工的路子,提高肉驢養殖的附加值,帶動周邊的鄉親一起致富。”(本文有刪節)
編輯:岳含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