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阜蒙縣肉驢產業步入良性發展快車道
阜新阜蒙縣肉驢產業近年來得到快速發展,肉驢基地建設已初具規模,飼養量逐年增加,去年達到19.7萬頭;今年上半年達到19.52萬頭,預計全年飼養量可達22萬頭。全縣已初步形成了原種純繁、雜交改良、肉驢飼養、產品深加工和銷售緊密相連的完整的產業鏈,使肉驢養殖業成為具有地方特色的新型支柱產業之一。
阜蒙縣的肉驢基地建設是從2003年起步的。近年來,縣委縣政府根據本縣實際,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把發展肉驢養殖做為發展新型畜牧業、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項目來抓,從多方面努力推進這一產業的形成和快速發展。
首先是政府高度重視,不斷增加對肉驢產業的投入,并努力打造“阜新驢”的品牌。為提高出欄肉驢品質,政府每年都要投入100多萬元資金建肉驢改良站,推廣優質肉驢品種,到目前已建肉驢改良站128個。此外,每年都要投入40——50萬元,補貼養殖戶購買秸稈粉碎機;并先后投入80萬元幫助大巴鎮建成了東北最大的肉驢交易市場。該市場為阜蒙縣及周邊地區和省內外肉驢生產和買賣提供了一個交易平臺,成為東北最大的肉驢交易集散地和山東阿膠集團的原料供應基地,加快了肉驢產業的形成。
其次是成立養驢協會,抓好肉驢養殖的技術服務。縣養驢協會是2006年成立的,在養驢重點鄉鎮都設立了分會,全縣現有會員2.1萬人。在政府的指導下,各級養驢協會努力發揮作用,依法維護會員在養驢方面的合法權益。向會員提供各種信息,開展新品種推廣和技術服務,協助有關部門做好免費防疫、品種改良等方面的服務工作。大巴鎮肉驢分會還對全鎮肉驢養殖實行檔案化、科學化管理,對養殖戶全部登記造冊,建檔立卡,實行動態管理。為做好這項工作,鎮政府為鎮養驢協會配備了專人,配置了微機并上了寬帶網。近年來還加強了技術培訓工作。縣有關部門制定了肉驢生產各階段的管理方法,印成技術資料,發放到各肉驢人工輸精站和養驢戶手中,指導肉驢養殖生產。幾年來,他們重點培訓了養殖基地區域內的技術人員、改良員和養殖業主,提高了科學養驢水平。
第三是依托資源優勢,促進肉驢產業科學發展。阜蒙縣是農業大縣,糧食年產量達10億公斤,秸稈年產量達13億公斤,天然草場和人工草場達200萬畝。該縣依托這一優勢,大力開發飼料資源。一是在確保糧食播種面積的同時,實施農田種草和退耕還草;二是組織實施天然草地恢復、保護和人工草地管護工程;三是大力開發利用秸稈資源,推廣秸稈“三貯一化”和“長秸短喂”方法,使種養業有機結合,協調發展,保證了肉驢和其它牲畜飼養量大增加對飼草的需要。
第四,培植典型,促進適度規模生產。一是培育規模飼養戶。如大巴鎮的吳小軍,積極響應鎮黨委和政府號召,努力發展肉驢養殖業,并掌握了飼喂、改良品種、育肥、出欄的各方面知識,他家現存欄優質肉驢80頭,養驢年效益在5萬元以上。總結推廣他的經驗,起到了帶動和示范作用。二是培育扶持肉驢養殖的重點鄉鎮。大巴鎮是全縣肉驢養殖的重點鄉鎮,縣委縣政府對其養驢產業給予大力支持,年年幫助大巴鎮舉辦賽驢大會等豐富多彩的活動,以多種形式來擴大影響面,提高知名度,使該鎮肉驢產業發展不斷加速,帶動全縣肉驢產業步入了良性發展的快車道。 第一食品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