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戶養毛驢,致富路上跑得歡
山東省菏澤市單縣朱集鎮朱集村村民朱軍偉飼養毛驢30余年,在自己致富的同時探索聯戶飼養新模式,帶動群眾共同增收致富。
采訪時,朱軍偉正給自家圍欄的數十頭肥壯的毛驢喂食、給水。從十幾歲跟著父親飼養毛驢到現在,朱軍偉已經與毛驢打了30多年的交道。“其實養驢很簡單,一天喂兩次,早晚各一次,把秸稈和飼料混合到一塊,再加上水就可以了。”朱軍偉的介紹很簡單。
不過,朱軍偉的養驢也有“注意事項”。因為毛驢沒有膽囊,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能力有限,不能快速消化飼料營養,所以只能吃綠色健康的天然草料或者人工精料。朱軍偉說:“在農村,家家戶戶都有土地,種的玉米、小麥、花生、紅薯等秸稈、秧子都可以作為飼料,毛驢的糞便還是好的有機肥,非常適合農村規模養殖。”
毛驢雖然好養,但生長周期比較漫長,肉質也好。與牛羊豬肉相比,驢肉具有高蛋白質、高不飽和脂肪酸、高氨基酸和低脂肪、低膽固醇、低熱量的特點,市場價格波動不大,養殖風險很小。“毛驢從出生到出欄,要一年的時間,因為它的肉質非常好,驢肉的營養非常豐富,很受消費者歡迎。”朱軍偉說。
近年來,朱軍偉建立了3個養殖場,毛驢存欄量最多時達到400頭,淡季也保持在100頭以上。朱軍偉強調,一頭毛驢一般重500多斤,市場價每斤二十幾元,一年可增值約4000-6000元。朱軍偉一直與十幾家飯店和專營攤點合作,冬季每天要出欄10頭,且供不應求,根本不愁銷售。
先富幫后富。朱軍偉說,為了帶動群眾共同增收,他摸索出了投驢駒、送技術、包銷售的聯戶飼養模式,帶動周邊23戶群眾飼養,聯戶毛驢存欄量200多頭。
朱集鎮楚洼村村民楚朝明就是朱軍偉的“合作伙伴”。“他的毛驢寄養在我家,我不用拿成本,也就不會虧本,出把力氣,費些心思,就能掙到錢。”楚朝明說,他拉來一頭體重200斤的毛驢,養到了500斤,增長了300斤,朱軍偉按每斤20元的價格給他結算,就是6000元。一年養10頭,一年掙5萬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