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模養蜂“釀”成大產業
“養蜂致富的路子真不錯!我今年就養了20桶中蜂,現在每桶有20斤蜜,直接收入能夠達到4萬多元。今年不但能把所有的成本收回來,而且還有剩余,明年收入就很可觀了,如期脫貧絕對沒問題。”四川省萬源市曹家鄉精準扶貧戶覃啟術邊樂呵呵地取著蜂蜜,邊對筆者這樣說道。
中蜂產業既是農民發家致富有效途徑,又是維護生態平衡、物種多樣化和農作物增產的重要力量。近年來,萬源市充分利用當地的蜂桶中蜂和豐富的蜜粉源植物資源,通過建基地、創品牌,大力推進中蜂的規模化養殖、標準化生產和產業化經營,致力“釀”造一項大產業,使中蜂產業發展成為農民脫貧致富的新途徑。2015年,全市建立中蜂養殖重點基地鄉鎮16個,養殖中蜂4萬群,年產中蜂蜜400噸,年產值達到5600萬元,發展規模養蜂50群以上大戶110戶,戶均年收入8萬元,實現了養蜂生產與農民增收和生態保護的良性互動。
萬源市專門成立了中蜂產業發展領導小組,由一名市級領導具體負責,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及基地、鄉鎮黨委書記為領導小組成員,全面統籌協調蜂桶中蜂產業發展。出臺了《萬源市中蜂產業發展財政補助方案》,對養殖20群、30群和50群以上中蜂養殖戶一次性補助1000元、2000元和5000元,并將蜂桶中蜂產業發展納入各鄉鎮的工作目標考核內容,層層落實責任。市委、市政府還將蜂桶中蜂產業發展納入全市30個重點建設項目,同時制定了《萬源市蜂桶中蜂產業發展規劃》,將蜂桶中蜂保護區鄉鎮和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山鄉鎮作為重點發展區域,建立中蜂養殖基地,積極開展了養蜂標準化規模養殖示范創建活動,對規模養蜂場(戶)實行養殖備案管理和蜂蜜質量可追溯管理。
該市充分利用渝洽會、西博會和川貨全國行等平臺,大力宣傳和推介“蜂桶蜂蜜”。在成都、重慶等大中城市建立蜂桶蜂蜜直銷和代銷網點,并通過電子商務、網上直銷、連鎖經營等方式,提高了產品的市場占有率。2012年,萬源市蜂桶蜂蜜獲得了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登記保護。2013年,該市引進重慶太一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進駐達州萬源,成立了蜂業公司,采取了“公司+基地+農戶”的市場運作模式,有效推進了中蜂發展產業化進程。為加大中蜂資源產業保護開發力度,萬源市還出臺了《萬源市蜂桶中蜂種質資源地域保護范圍的通知》,劃定了中蜂遺傳資源保護區,在轄區交通要道、縣界、鄉界設置了警示牌,禁止外來蜂群進入保護區。2013年,以萬源市蜂桶鄉為中心的13個鄉被省畜牧食品局確定為四川省省級中蜂遺傳資源保護區。
目前,萬源市已建立保種選育場4個、選育戶20戶,中蜂核心保種群達到500群,并成立了專門的蜂桶中蜂產業發展技術小組,負責技術推廣和培訓。已邀請省內養蜂專家在蜂桶、舊院等16個鄉鎮舉辦了20多期培訓班,培訓蜂農2500余人次,大力推廣了活框飼養、人工育王、雙王群飼養、中蜂病蟲害防治等新技術,蜂蜜產量顯著增加,中蜂資源保護意識也得到明顯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