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種養殖如何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最近幾年,我國特種養殖業發展迅速,規模不斷壯大,在很多地方已經成為當地農民發家致富的首選,甚至一些剛畢業的大學生和有意創業的年輕人,也借助“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機遇,把特種養殖作為自己創業的起點。特種養殖的范圍很大,最近幾年引發市場關注的,比如北方地區的獺兔養殖以及南方部分省份的竹鼠養殖等。
但在形勢一片大好的背后,也有很多隱憂,其中最令養殖戶和養殖企業擔心的,就是市場波動性太大,很多時候往往打人一個措手不及,導致嚴重虧損。不過凡事都有例外,有些養殖戶和養殖企業似乎總能在風云變幻的市場中搶占先機,讓自己立于不敗之地,這又是為什么呢?通過對一些養殖戶和養殖企業的觀察分析不難發現,除了他們養殖的獺兔、竹鼠等質量好、品質優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們能夠將特種養殖產業鏈“首尾相連”,在把握好養殖關的同時還能掌控終端市場,讓自己立于不敗之地。
以獺兔養殖為例,很多處于產業鏈首端的養殖戶,都是坐等經紀人帶著兔販子上門收購,不但獺兔的價格由兔販子來決定,中間還要被經紀人等層層“扒皮”,利潤空間越來越小。而有的養殖戶則選擇自行宰殺,皮肉分離,然后建設冷庫貯存兔肉和皮毛,省掉中間環節,自己直接和市場對接,也就是把獺兔養殖產業鏈的首端和終端結合在了一起,結果不管市場如何變動,他們都可以做到“穩賺不賠”。
另外一種把產業鏈首端和終端有機結合的方式,則是發展獺兔產品的深加工。比如把獺兔肉制成罐頭、肉干,把獺兔皮制成皮草衣服,把獺兔糞尿制成有機糞肥等。按照業內人士的說法,如果能夠將獺兔的皮、肉、血、糞便等加以綜合利用,深入開發,那么一只小小的獺兔足以拉動皮草、食品、保健品、飼料、肥料等6條產業鏈的發展。
這就等于養殖戶和企業從原來獺兔初級產品提供者,華麗轉身為獺兔終端產品的制造和銷售者,這不僅僅是節省了中間環節,留住了中間利潤的問題,更是把獺兔產品的市場定價權也牢牢掌握在了自己的手里,其利潤空間可想而知。
筆者在這里只是以獺兔作為一個例子,其實其他特種養殖和獺兔養殖一樣,也同樣存在如何把產業鏈首端和終端有機結合的問題。結合好了,可以有效降低市場風險,擴大養殖利潤;結合不好,就會缺乏足夠的市場保障,同時也難以真正做大做強這一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