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收扶持促大學生返鄉創業走出特種養殖致富路
在革命老區百色,有一偏遠村屯--它就是百色市右江區大愣鄉龍細村達龍屯,該屯位于百色市西南部,距百色城67公里。達龍屯地處高寒山區,地理位置偏僻,自然環境條件較差,基礎設施薄弱。為改變鄉村落后的經濟狀況,返鄉青年黃川,大學畢業后毅然回到家鄉,開始踏上了山雞養殖的創業之路。
黃川系右江區大楞鄉龍細村達龍屯人,2001年畢業于廣西藥科學校藥劑學專業。畢業后因一次不經意的宴席,黃川和他的客戶們點了山雞這道菜后徹底改變了他的一生,他開始對養殖山雞有了憧憬。于是,黃川拿出自己工作幾年的積蓄,投資2.5萬元從外地引進了兩批種山雞在自家的柑果園里進行人工飼養,到2008年底,通過不斷摸索,他的山雞養殖取得了初步成效并總結出關于特種禽類的生活習性和養殖經驗等技術。2009年初,隨著山雞的繁殖量與日俱增,黃川又萌生了把產業做大做強,規模化生態養殖山雞的念頭并在自家的松樹自留地養殖山雞。如今,在右江區大楞鄉龍細村達龍屯,有一片被竹籬笆圈起來的林地,大門處赫然寫著“達龍特種自然生態養殖基地”,不時傳出山雞“咕咕咕”的歡叫聲,院子里住著返鄉創業青年黃川和他的“朋友們”,這些朋友不是別人,是數千羽美國七彩山雞。借著松樹林下得天獨厚的優勢,黃川的美國七彩山雞養殖基地初具規模,每天都有慕名而來的客商,生意十分紅火。為更好地壯大養殖山雞品牌,2009年6月份,黃川正式注冊了“達龍自然生態特種養殖基地”并申請辦理稅務登記,為了幫助黃川熟悉相關的增值稅和所得稅減免政策,稅收管理員多次主動開車67公里到大楞鄉龍細村達龍屯向黃川說稅法送政策,幫助黃川辦理了減免稅申請相關手續,并為其解決用票的燃眉之急,積極與政府溝通,讓他第一個享受了政府微型企業補助3萬元,在百色市右江區國稅局的幫助下,黃川由原來投資的幾萬元壯大到現在的上百萬,與此同時,為了把養殖山雞打造成地方產業和品牌,他自行繁育了以5種山雞雜交配種全國獨一無二的本地山雞共3000多只。看到山雞養殖的發展前景,他主動邀請該屯人員一起加入他的山雞養殖,共同致富,于2014年3月成立了百色市右江區牧寧山雞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養殖規模由原來的1人發展到現在的16人,年銷售額也由當初的10萬元增長到目前的180多萬元。了解到新情況后,右江區國稅局稅收管理員再次上門送政策,指導會計人員規范賬目,辦理相關涉稅事項。
每見到該局的稅收管理員時,黃川都會感慨地說:“沒有你們的大力支持,就沒有我黃川今天的成就。”黃川的山雞養殖越做越大,讓我們看到了百色市右江區國稅局扶持微型企業的有利舉措。
幾年來,百色市右江區國稅局共為類似于黃川這樣的大學生的微型企業開展了243次服務,減免稅款達2283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