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放養”放飛致富夢
三三兩兩的野豬在草地上肆意地奔跑覓食,旁邊的魚塘里群鴨歡快地游來游去,成片的苜蓿和牧草把大地鋪滿綠色,鳥鳴草香,空氣清新……
這是坐落在滄縣張官屯鄉中葉家廟村的綠利養殖專業合作社給記者的直觀印象。合作社理事長林寶合提起自己的寶貝——特種野山豬,一下子打開了話匣子。
“去年,朋友請俺去北京吃飯,其中有一道菜就是用特種野山豬肉做的,那口感是一般豬肉無法比擬的。”林寶合一張嘴介紹就有一種興奮感,“經過多方面的考察發現,特種野山豬較家豬抗病性強,管理起來比較容易,所以俺就動了心。”
“俺們合作社的野豬,從小到大,采用的都是生態放養,所有野豬都是用玉米面、粗糠為食料,這種‘原始’生態方法喂養出來的野豬,不僅肉質細膩,更是大大降低了養殖成本。”林寶合指著在草地上覓食的野豬說,“養殖一頭特種野山豬在一個生長周期內比普通豬節省200公斤糧食。”
由于野山豬的生長周期比普通家豬要長,所以價格比普通家豬要高出三四倍,這么高的價格能賣的出去嗎?
林寶合笑著說,“現在市場上賣普通家豬肉的店鋪非常多,競爭相當激烈,俺走的是高端市場,雖然價格高,但是競爭小。而且現在人都講究養生,俺的這些特種野山豬肉符合了人們養生需求。前一陣,北京家樂福和沃爾瑪的負責人都來這考察了,只要豬一出欄,就可以在他們的超市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