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四川新會鎮靈芝村野豬養殖基地
發展綠色養殖養出好“錢景”
——走進新會鎮靈芝村野豬養殖基地
8月13日,走進蓬溪縣新會鎮靈芝村姚海東的野豬養殖場時,他正在準備野豬的“早餐”。等待覓食的野豬嗷嗷叫著,熱鬧至極。姚海東指著一頭野豬告訴記者:“整個養殖場有近100頭野豬,為保證野豬肉的品質,我一直奉行綠色無公害養殖法,野豬全部放養,吃的都是糧食、青草。”
回鄉養野豬規模越做越大
今年33歲的姚海東是蓬溪縣新會鎮靈芝村人,之前在文井鎮和朋友合伙從事野豬養殖。掌握了野豬養殖的經驗和技術后,姚海東于今年3月回到新會鎮,在鎮村兩級的積極幫助協調下,在靈芝村承包山林10余畝,引進種豬10余頭,再次踏上了野豬養殖之路。
姚海東先后多次到遂寧周邊野豬養殖場進行走訪,學習借鑒其他地方野豬養殖經驗和疫情防疫等。為使野豬的味道更加鮮美,他把野豬放進承包的山林,在山林周圍設置防護網,林中安置豬食槽、飲水盆,對野豬進行放養。姚海東說,野豬在山林里有足夠的空間活動,從出生到出欄都是純綠色養殖,而且生長期長,豬肉脂肪含量低,營養成分高,是理想的無公害食品。
經過幾個月的摸索,姚海東的養殖場逐步走上正軌,目前已有野豬近百頭。
綠色無公害養野豬有“錢景”
“野豬肉不僅肉質鮮美,而且富含各種營養成分,零售豬肉40元/斤,活豬20元/斤,市場供不應求。”姚海東告訴記者,野豬生長周期比較長,一般要15個月才能長到150斤左右。
“一只豬大概能賣到4000塊錢!”姚海東說,目前他已出售了3只野豬,半年就入賬10000余元。“野豬養殖場建在山上林區里,與大自然融為一體。林中長大的野豬,比圈養野豬要多喂6個月左右,瘦肉多、肉質好,價格自然就高。”
姚海東告訴記者,他所飼養的野豬都是以天然青綠飼料為主,少量補充一些谷物類飼料,完全避開了農藥、化肥、重金屬及有害物質對人體的危害,受到市場青睞。目前,他已與一些餐飲店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自己也注冊了一個網絡銷售平臺,預計今年將出欄野豬近40頭,產值將達到15萬元左右。
“野豬肉不僅肉質鮮美,而且富含各種營養成分,正在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認可,發展野豬養殖前景十分廣闊。”就養殖場接下來的發展,姚海東告訴記者:“下一步,我準備繼續擴大養殖規模,同時進行禮品盒包裝,提高野豬養殖的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