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長浩:向行業交出滿分答卷
向行業交出滿分答卷
——記本刊編委,齊魯動物保健品有限公司毛皮技術總監劉長浩
本刊 李小亞
劉長浩,本刊編委,碩士研究生,高級獸醫師,畢業于青島農業大學預防獸醫學專業,現任齊魯動物保健品有限公司毛皮技術總監,2010年畢業至今,一直從事于毛皮動物、家兔及寵物等疫病防控、科學免疫及評價、養殖場生物安全建設等工作;具有堅實的理論基礎和豐富實踐經驗。
對于長浩老師,相信廣大養殖戶和我一樣,再熟悉不過了:稍黑的臉龐,不緊不慢的語速,養殖場里、培訓課堂上就是他的“戰場”。
疫情三年至今,當很多人選擇“閉關”、“躺平”時,長浩老師帶領他的團隊,組織、參加技術會議772場(毛皮動物510場,家兔262場),組織養殖場培訓212場(毛皮動物80 場,家兔132場),走訪客戶7468人次。他還撰寫、發表文章27篇,參編書籍《話說兔常見病快速診斷與防治技術》,參編高校教材《特種動物疾病學》,參與山東省畜牧協會“水貂、狐主要疫病新型疫苗的創制與應用”項目,獲山東省科學技術成果獎一等獎。
他用辛勞的汗水、用對職業的尊重和敬畏,向養殖戶、向養殖行業交出了一份滿分的答卷。
積極調研,精準服務
2型兔瘟傳入我國,短時間內在我國主要家兔養殖區域蔓延開來,給養殖業造成巨大損失;作為山東省特種經濟動物產業技術體系濟南試驗站骨干成員和齊魯動物保健品有限公司毛皮家兔服務人員,在新冠疫情并沒有完全放開的情況下,長浩老師積極在一線兔場走訪調研,并與行業專家交流疫情情況及防控措施,協助公司研發部門做臨床調研,同時持續做毛皮動物的疾病診斷及免疫評價等工作。
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一年的時間里,在疫情未解除的情況下,長浩老師積極開拓線上渠道,開展微信群會議、公眾號技術宣傳,為廣大毛皮動物養殖者提供針對性解決方案。
制定措施,提升從業者行業意識
隨著2型兔瘟疫情的蔓延,國內各家兔養殖區域開始出現,傳統家兔養殖者將新型兔瘟按照傳統兔瘟(1型兔瘟)方式進行防控,僅僅通過緊急免疫來控制疫情,而忽視消毒工作,結果造成重大損失。
2021年底開始,長浩老師根據調研及檢測情況,從家兔交易環節、母兔管理、免疫評價、環境載毒量監測等方面做了深入細致的工作。不斷推進兔場生物安全體系建設,加強從業人員的消毒意識,帶領服務團隊在兔場及養殖一線開展多次新型兔瘟綜合防控技術講座,累計召開技術講座近百場,參與人數近萬人,為家兔養殖防控2型兔瘟提供了更加切實可行的綜合性措施。同時他還在公眾號、視頻號等網絡途徑發布兔瘟防控新思路,進一步擴大宣傳。
2020年4月至今,長浩老師持續開展毛皮動物繁殖期、生長期保健方案推廣、在行業內推行“三清一健”保健方案,保障毛皮動物健康;持續開展家兔養殖一線、毛皮動物等技術會議,持續推進養殖場生物安全體系建設、免疫評價、不同時期疾病防控方案、消毒管理等內容。
我曾經看過劉長浩的文章和發言稿,給我的感覺就是他很用心對待這份事業,拼命地想用自己的專業知識給養殖戶帶去“安全感”,正是因為這份用心和專業,讓他獲得了行業和養殖戶的認可。長浩老師的這種精神,也正是齊魯動保這個團隊的“拼搏、實干、創新、奉獻”精神的很好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