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心語 | 以“空杯之心”填“思行之倉”
行業會展會議是一個行業交流的大舞臺,在這里,你可以看到行業的走向,研判下一個突圍點;你可以確定自己的坐標,領袖群倫;你可以虛心學習,向行業領航者偷師偷藝;你可以拓寬人脈,尋找合作伙伴……一場行業會展會議,總能夠帶給參會者種種機會,并在此基礎上,穩定行業秩序、推動行業良性發展。
同一個平臺,有的企業通過它可以功成名就,名利雙收;也有的企業原地踏步,甚至被行業遺棄。這結果是如此的差強人意,除了本身平臺功能、影響力有待提高外,也要提醒行業同仁們,如何對其加以利用提升自己,結果要靠大家去創造。
仰望星空,抬頭看路——要走出去參加會議
我們不能只是埋頭做事,而不去關注行業動態。要不然,時間久了,就會變成孤芳自賞的墻角的花,抑或是坐井觀天的青蛙。要走出去,多交流,多學習,多去見識與了解,讓自己站得更高。
再也沒有其他任何一種形式,可以把一個產業的上下游、企業、政府、高校和研發機構等資源在極短的時間內齊聚一堂,共度一段美好的時光。大家奇跡般地暫停了手中的工作,像兒時上學一樣,認真聆聽老師們的知識分享。在以后的日子里,你可能已經不記得那是在什么地方,但你可能依然記得那里的一群人,一個良師,幾個新朋友,幾個知識點,和問題突然被點醒的豁然開朗。
雖然人們的溝通方式越來越多,但是,群體溝通,即會議這種方式,是任何其他溝通方式都無法替代的。會議交流最直接、最直觀,這種方式最符合人類原本的溝通習慣。
空杯心態,真誠交流——實實在在融入會議
所謂空杯心態,就是每一個人要想應對時代和環境的變化,必須隨需應變。想提升職業能力,先要把自己想象成“一個空著的杯子”,而不是驕傲自滿,固步自封。
我們作為行業里的一份子,自己要進步,行業要發展都離不開群體之間的相互交流和探討。所以我們要想發展就要懷著“空杯心態”來參會,帶著自己要解決的,以及對行業存在的隱患等等問題,與大家坦誠布公的交流。
專家意見,成功經驗——因地制宜落到實踐
參加會議不像參加同學聚會那樣“問候敘舊,吃飯喝酒,告別握手。”的模式,更不能走馬觀花似得逛大集。而是要想好自己來參會的目的是什么?自己在養殖和銷售過程中都有哪些問題要和大家交流探討,有哪些是需要向專家請教的,做到自己心里有數,在參加會議的過程中針對這些問題自己去看、去聽、去問、去記。
行業會議不只是大佬們指點江山的講壇,也是與會者表達自己觀點的舞臺。全行業內的企業聚到一起,讓每參會者了解彼此的共同目標,加強相互信息交流,互相啟發,從一個新的、更廣闊的角度來思考問題,促進自身和行業的發展。
收獲的這些技術和經驗,不是記在本子上和留腦子里的,會后依然走老路或者跟著專家和成功企業“依葫蘆畫瓢”,這樣也是行不通的。這些經驗是企業根據他們的實際情況總結出來的,你要結合自身發展的具體情況,真正轉換成適合自己的思路和模式付諸實施。
“空杯心態”,實際上就是一種虛懷若谷的精神。只有不斷歸零,才能獲得更多的上升與提高空間,不斷去追求卓越;只有不斷歸零,才能擁有開闊的心胸,擁有謙遜的態度,經得起挫折和磨難,面對各種復雜的境遇,裝得下各種新知識、新思想。
懷揣“空杯之心態”、以新鮮之食糧,充實思行之倉,把學思踐用融會貫通,迸發干事熱情、增強干事本領、把牢成事準則,奮力開啟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