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前,河南省平輿縣十字路鄉大秦村蜂農秦廣鵬聯系5家養蜂戶,成立了全縣第一家蜜蜂養殖專業合作社。如今,已從當初的620群(箱)蜜蜂,發展到包括14戶蜂農、2300群(箱)蜜蜂的興
永登縣上川鎮四泉新村有一座獺兔養殖場,遠近聞名。這座養殖場的兔肉走俏四川、重慶等地,獺兔皮則遠銷至海外。 創辦這座獺兔養殖場的人是一位女性朋友,名字叫做張藝馨。
上世紀80年代前,黃淮白山羊廣泛生活于黃淮流域,安徽省阜陽市的土生山羊也是這一品種。其后的20年,隨著雜交技術的普及,黃淮白山羊瀕臨滅絕。 近年來,太和縣農民鄒勛奔波于
在蓮花蛙海家庭農場的石蛙養殖園,1300余平方米的露天養殖區內養著3000多只成蛙。與大多數石蛙養殖場不同,該蛙園采用了“多維生態”模式,蛙園內種有中藥材和果樹
畢業于南昌大學的80后小伙吳鵬飛,當初并未想到自己會當一名蜂農,之前他出國留學并在外資企業做白領。今年,吳鵬飛毅然辭職回到家鄉江西省萬年縣,接過父親的手,做起了養蜂人。
近年來,貴州省桐梓縣養蜂業得到快速發展;養蜂以不占耕地,不與農業爭水爭肥,不受地域影響,節省勞力和生產成本低為發展農村經濟作出新貢獻,已成為該縣農村部分農戶脫貧致富的
年輕人都向往大都市的生活,然而在四川省瀘州市江陽區彌陀鎮,卻有一位重點本科院校畢業的大學生,回到家鄉干起了狼山雞養殖。在歷經半年的辛勤付出后,他一舉賺回了10萬元。
“早就聽說一八七團有個鴕鳥園,今天我帶著朋友和孩子前來轉了轉,看了看,別樣的風景真好。”7日,來自新疆奇臺游客趙女士高興地說。 在偌大的鴕鳥園里,160多只鴕
12月22日,貴陽首枚“大鯢電子芯片”在烏當區某繁殖場內植入娃娃魚體內。 電子芯片技術,對于提高娃娃魚良種率、穩定娃娃魚養殖產業具有重要意義。貴陽市農委
今年以來,禹城市畜牧獸醫局在傳統養殖的基礎上大力發展特色養殖,借助“食安山東”品牌引領工作的開展,立足于“特色富牧”戰略,以農牧業增效、農牧民增
辦公地址:石家莊市翟營南大街43號(槐安路與翟營南大街交口金馬國際A1座1803室)
郵編:050031 QQ:1178427225 電話:13373111846
傳真:0311-68090489 電子信箱:hbteyang@163.com
冀公網安備 1301080200169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