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養蜂產業發展探析 !
一、“蜜源豐富、品質優良、消費者認可度高”是甘肅養蜂產業發展的優勢(strengths)
甘肅豐富而多樣的自然地理環境為蜜源植物生長和蜜源區形成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優越條件。據科學調查,全省現有蜜源植物650多種,其中能形成商品蜜粉的主要蜜源植物有27種之多,主要有洋刺槐、油菜、狼牙刺、黨參、黃芪、紅芪、葵花、蕓芥、百里香、野藿香、益母草、百號、紫花苜蓿、紅豆草、小茴香、漆樹、椴樹、五倍子、沙棗、枸杞、柿子、杏子、蕎麥、棉花、苦豆子、籽瓜等,開花期由東南向西北推遞,大約有8個月之久,是我國養蜂條件較好的省份之一,也是單產最高的地區之一,素有“西北大蜜庫”之稱,可載蜂量100萬群,是我國西北放蜂路線的必經之地。甘肅省內現有蜜源植物面積約200萬公頃。蜜源資源最為豐富的地區是天水、隴南、武威、張掖、定西、慶陽、平涼、甘南等市。
甘肅豐富的蜜蜂資源為發展養蜂產業提供了優越的條件,省內現有蜂群62萬群,其中,中蜂約42萬群,主要分布在隴南、隴東、中部地區,新法飼養普及率30%~75%,其中隴南徽縣達到70%~75%。甘肅省中蜂資源不僅數量多,種類豐富,而且以蜜蜂個體大、吻長、能維持大群、采集力和適應性強等優點著稱,被譽為中華蜜蜂之良種,是甘肅山區定地飼養的當家蜂種。
活框飼養的中蜂,平均每群蜂年產蜜量達到50千克。西方蜜蜂20萬群,主要分布在天水、隴南、慶陽、平涼、定西等市,西方蜜蜂發展逐年上升。另外還有近30萬群外來蜂群。因此甘肅每年約有70多萬群蜜蜂追花奪蜜。甘肅多樣的地形、地貌特征形成了種類豐富的蜜粉源植物,也造就了甘肅省發展養蜂業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比較優勢。由于甘肅自然地理條件獨特,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所生產的各類蜂產品品質優良,相關營養理化指標高,受到了全國蜂產品生產銷售企業和廣大消費者的青睞。
二、“技術規范不足、品牌塑造欠佳、市場銷售混亂”是影響甘肅養蜂產業發展的劣勢(weaknesses)
甘肅蜜粉資源豐富、蜂產業規模不斷擴大、產業效益顯著、發展前景廣闊,加快養蜂產業的發展具有較好的基礎、得天獨厚的優勢。但是,目前存在著一系列問題,比如蜂種退化現象嚴重、蜂農技術匱乏、龍頭企業規模小、產業化程度低、產品科技含量不足、產業體系不完善、產品市場監管乏力、農作物授粉工作尚未引起足夠重視,嚴重制約了蜂產業的健康發展。這些問題困擾著甘肅省養蜂產業的長遠、健康發展。
因此,需要政府管理部門和生產企業從產業層面出發,規范生產技術、注重蜂產品的品牌塑造,生產品質優良、消費者認可度高的產品。同時,頒布蜂產品市場管理及生產規范的相關行業條例與標準并要求企業執行,從生產源頭“把關”,從產品出廠“監督”,用嚴格而規范的標準來規范養蜂產業發展。
三、“政策保障得力、開拓創新有效、亟須融合發展”是甘肅養蜂產業發展的機會(opportunities)
隨著國家、省市退耕還林、種草種樹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發展畜牧、林果藥材等特色產業戰略的實施和落實,生態環境逐步改善,蜜源植物的種類、面積逐年遞增,甘肅蜂業生產保持穩步發展的態勢。“十二五”期間,甘肅省蜂群數量由43萬群上升到53萬群,其中西方蜜蜂26萬群,中華蜜蜂27萬群,養蜂從業人員接近1.5萬人,具有一定規模的養蜂人員為6600人,年平均產蜂蜜1.5萬~2萬噸,蜂王漿400~800噸,蜂花粉1000噸,蜂蠟500噸,蜂膠10噸左右,直接產值3億~5億元。
地方蜂產業發展方面,以天水市為例,近年來,先后成立了中美合資甘肅耐克特蜂產品公司、天水西聯蜂業有限公司、天水維爾康蜂業科技有限公司、天水匯濤蜂業科技有限公司、天水百草蜂業園、天水花海蜂業科技園、天水隴蜂蜜蜂園等新型科技企業。這些企業已成為甘肅省蜂業產業化發展中的主力軍,部分企業已成為省、市農產品加工龍頭和科技帶頭企業,他們注重高科技投入,注重產品質量安全,注重產品花色品種更新換代,先后研發出了蜂四寶、姜岐蜂寶多級訪生蜂花粉產品、白娃娃美芪花粉片、蘆薈花粉片、雄興膠囊、蜂膠靈芝膠囊、蜂膠螺旋藻膠囊、蜂膠迪康膠囊、蜂皇胎片、蜂膠佐芪膠囊、蜂王漿含片、王漿凍干粉膠囊等一系列新產品,企業效益逐年增長,為甘肅蜂產業發展,發揮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在相關政策的積極支持下,企業開拓創新、融合發展,為養蜂產業這一綠色生態產業的發展贏得了機會。
四、“仿冒產品、摻假產品、貼牌生產”是影響甘肅養蜂產業發展的威脅(threats)
養蜂業作為生態綠色產業,為廣大的消費者提供了健康、營養的蜂產品。甘肅優質、特色的蜜源和無污染的自然生態環境是消費者認可和選擇甘肅蜂產品的首要原因,也是甘肅蜂產業能夠快速發展,在蜂產品市場贏得一席之地的重要條件。但是,近年來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個別蜂產品生產企業一味追求經濟效益,擴大產量,忽視質量,使得大批的假冒偽劣產品進入市場。因此,在部分大型購物超市和批發商場出現了很多質量不達標、品質無保障的甘肅產地的蜂產品。
此外,由于甘肅蜂產品的市場消費認可度高,在經濟利益的驅使下,部分外地蜂產品通過貼牌生產、摻假生產的方式銷售,這些產品的上市銷售嚴重損害了甘肅蜂產品的市場認可度和信譽度,嚴重影響了甘肅蜂產品市場的健康發展。經過走訪和調查可以發現,在蜂產品銷售市場,仿冒產品、摻假產品、貼牌生產等問題最為普遍和突出,是影響甘肅養蜂產業發展的直接威脅。
五、 結語
甘肅多樣的自然生態環境為發展養蜂產業提供了豐富的蜜源資源。近年來,在各級政府的積極扶持下,甘肅把培育蜂業龍頭企業作為推進蜂業產業化的關鍵環節來抓,按“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原則,積極鼓勵、扶持各類經濟組織參與興辦蜂業龍頭企業。經過努力,甘肅特色經濟養蜂產業區域蜂業龍頭企業逐步得到發展壯大,產業鏈不斷延伸,形成了一大批包括加工企業帶動型、商品基地帶動型、專業市場帶動型、中介組織帶動型等多種類型的,具有一定規模和較強輻射帶動能力、與蜂農聯結關系較緊密的蜂業龍頭企業,為全省蜂產業發展注入了活力,為群眾脫貧致富帶來了實效。
通過對甘肅蜂產業發展背景和過程的研究可知,甘肅蜂產業發展具有蜜源豐富、品質優良、消費者認可度高的比較優勢(strengths),也具有技術規范不足、品牌塑造欠佳、市場銷售混亂的劣勢(weaknesses)和政策保障得力、開拓創新有效、亟須融合發展的機會(opportunities)以及仿冒產品、摻假產品、貼牌生產的威脅(threats),有鑒于此,需要多管齊下,標本兼治,要在政策頒布執行、產品銷售監管方面嚴格實施,要在產品溯源、質量標準、市場宣傳、消費者權益保障等方面認真執行,營造健康的產業發展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