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學生免費領養春蠶 了解絲綢文化(圖文)

小朋友們興致勃勃地觀看蠶寶寶各個時期的形態。
昨日,荔灣區在廣州錦綸會館啟動“春蠶計劃”,來自文昌小學的學生們現場將一批春蠶領回家,他們將親身體驗照顧蠶從孵化到吐絲的全過程,借此“了解歷史悠久的古代絲綢文化,激發對海上絲綢之路的興趣”。
華麗的漢服舞臺秀,彬彬有禮的漢服使者,優雅美麗的龍文手語歌,昨日,由廣州市荔灣區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主辦,廣州市錦綸會館、廣東絲源集團有限公司、廣州市海珠區心樂園社會工作服務中心以及文昌小學共同協辦的“春蠶計劃”正式啟動。
養蠶是絲綢的“起點”,文昌小學的學生們在會館參觀了蠶的標本,了解蠶的一生。荔灣區文昌小學校長鄭閩秋表示,“春蠶計劃”讓孩子們對嶺南文化的了解不再停留在書本上。“我給蠶寶寶起名叫小寶,我要好好愛護它”,文昌小學三年級一班的韓嘉雯告訴記者,“平時(圖冊上)看到的蠶寶寶又白又胖的,沒想到小的時候就和米粒一樣,真有些丑”。
荔灣區文廣新局高俊芳副局長稱,錦綸會館要打造成絲綢行業博物館,并成為學校教育的延伸地,以充分發揮其作用。廣州心樂園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理事長李嵐表示,即日起到9月,有興趣的廣州市內各大中小學、相關團體可以通過預約的方式,集體組織到錦綸會館參觀并領養春蠶,感受蠶寶寶的蛻變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