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戶數量銳減中華蜜蜂面臨“危機”
養殖戶數量銳減中華蜜蜂面臨“危機” 20億只蜜蜂空降臨縣棗區
中華蜜蜂,原產中國,分布很廣,家養歷史悠久,其采食的花蜜種類十分豐富,如洋槐花、紫英、油菜、柑橘等,都是它們的“佳肴”。千百萬年的演變,讓中國本土植物與中華蜜蜂“配合”默契,這是目前全球養殖范圍最廣的意大利蜜蜂所不可替代的。“但近百年來,意大利蜜蜂基本‘搶占’了我國平原地區,讓中華蜜蜂逐漸‘退守’山區。”張新軍介紹,神農架具有適合中華蜜蜂養殖的安靜環境和零星蜜源,不過目前這一狀況已經發生變化。
近些年,神農架一些蜂農發現,自己養的中華蜜蜂常大量逃跑,或離奇死亡,極大挫傷了他們的養蜂積極性。“由于公路進村,礦山開發,化工廠建設,人工機械的大量使用,噪聲、化學等各種污染破壞了中華蜜蜂的生活環境。”據張新軍介紹,中華蜜蜂對環境變化十分敏感,現在,神農架山區公路兩旁仍在養殖中華蜜蜂的農戶幾乎絕跡了。
據了解,目前國家已在神農架林區建立起中華蜜蜂保護區,范圍達到3200多平方公里。張新軍介紹,相關專家正在探索改進傳統放養模式,幫助蜂農增收,以挽救“危機”中的中華蜜蜂。
近日,甘肅省張掖市臨澤縣政府副縣長劉平貴帶領科技人員、棗農、蜂業協會人員來到棗區,現場觀看了浙江、貴州、內蒙、湖北、江西等各地蜂農為我縣棗農提供蜜蜂授粉服務的壯觀現場。
我縣是聞名全國的紅棗產量大縣,以縣為單位居全國之首。目前全縣紅棗林面積已突破83萬畝,覆蓋全縣16個鄉鎮,占全縣農民人均收入50%,重點棗區栆農純收入的80%,紅棗產業已成為全縣農民增收的主導產業之一。2000年以來,被國家林業局先后命名為“中國紅棗之鄉”、“全國經濟林產業示范縣”、 “中國紅棗產業龍頭縣”。近年來,經縣政府支持,中國農科院及縣蜂業協會技術指導,我縣以成為養蜂大縣,并被中國農業大學養蜂研究所授予“優質棗花蜜生產基地”,蜂農從以前的幾戶發展到現在的300余戶,由原來的2000余箱發展到現在的3萬余箱。蜂業協會負責人介紹,通過專家討論、研究,經過多年的實驗和總結證明,棗樹是蟲媒花,花期蜜蜂為棗樹授粉,可以讓坐果率可提高20%以上,并且果形正、口感好、個頭大、含糖量高,通過棗園放蜂,可提高八千萬斤紅棗以上。更具意義的是由于采用蜜蜂授粉后,不在需用生長調節素等激素,完全是一種自然生態型農業,大大提供了紅棗的品質,使紅棗果形正、肉質好、糖度高。
今年外界各地蜂農來我縣放蜂,總數可達蜜蜂20億只,可滿足我縣83萬畝紅棗授粉。據養蜂專家考察估計,今年全縣蜂蜜產值上億元。此外通過養蜂授粉,可解決葵花扁粒和提高大豆增產的問題,為廣大農民和蜂農走上一條科學致富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