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動物研究所發現胡蜂牛虻過敏綜合癥直接證據
昆蟲刺蟄引起的過敏反應是醫學上的一個重要的病癥,除了導致紅腫、瘙癢等癥狀外,全身性過敏反應的發生甚至可能導致病人死亡。刺蟄的昆蟲主要是昆蟲綱膜翅目的成員,包括胡蜂、黃蜂等。但也有部分昆蟲包括牛虻、斑虻、獵蝽等,會導致過敏性反應。長期以來,世界多個實驗室都對牛虻和胡蜂導致的過敏反應進行了研究,并提出了胡蜂牛虻過敏交叉反應綜合癥的存在,但一直沒有找到直接的醫學證據。
近期,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賴仞研究員領導的研究團隊從牛虻唾液腺中分離和識別了兩個天然的過敏原分子Tab a 1和Tab a 2,并收集了37例牛虻叮咬過敏病人的血清,和3例胡蜂過敏病人的血清,檢測了這兩個分子與病人血清IgE的結合情況。研究發現,Tab a 1和Tab a 2與病人血清IgE反應呈現出80-90%的陽性率,并且可以劑量依賴的方式競爭性抑制病人血清IgE與牛虻唾液腺總蛋白的結合。
這是世界上從牛虻唾液腺中首次鑒定出天然過敏原的首次報道,該研究結果為胡蜂牛虻過敏綜合癥提供了直接的證據,對昆蟲刺蟄過敏性反應的診斷和治療具有重要的意義。
該研究成果最近發表于《歐洲變態反應與臨床免疫雜志》
(輸入:李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