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蟲:全球氣候變暖的檢測師

          外灘畫報4月23日報道 作為自然界中對氣候變化最敏感的動物種類,昆蟲的遷徙及基因變化特點,可以幫助科學家檢測全球各地的氣候變化,也許會為廣受爭議的“全球氣候變暖”說法蓋棺定論。

          “全球氣候變暖”的說法到底是否正確?

          這個問題曾在澳大利亞廣受爭議。一方面,最近連年的旱災使得越來越多人相信,氣候變暖問題正在逼近尋常生活;另一方面,許多“氣候變化懷疑論者”認為,氣候變化問題被無故夸大。

          在去年的哥本哈根氣候會議之前,曾有來自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專家專門對全球氣候問題進行研究,他們的研究結果顯示,東太平洋區(qū)域冬季平均氣溫升高不過是由于南太平洋正常洋流每隔3-8 年出現(xiàn)的一次大波動(編注:導致厄爾尼諾現(xiàn)象頻繁發(fā)生),而當與厄爾尼諾相對應的拉尼娜現(xiàn)象出現(xiàn)時,海洋表面平均溫度自然又會下降。

          然而現(xiàn)在,來自墨爾本的生物21研究院(Bio21 Institute) 專家的一項實驗有望為這一爭論畫上句號。2008 年,一群來自氣候變化研究、地質研究以及生物基因研究等方面的科學家走到了一起,在研究院的支持之下開展了一個叫做“氣候壓力”的項目(Climate StressProgram)。該項目通過跟蹤研究昆蟲的遷徙以及基因變化特點,檢測在最近一段時間內澳洲各地氣候的變化。雖然這項研究的最后結果尚未公布,但它興許會為廣受爭議的“全球氣候變暖”說法蓋棺定論。

          早在大約10 年前,便有科學家指出,對于許多物種而言,即便是如白晝長短這樣的外界因素,也可能會改變動物的遷徙、交配和冬眠等活動。他們稱這種行為為生物的“行為可塑造性”。而這種行為模式的改變,在昆蟲這種自然界中繁衍和發(fā)育速度最驚人的生物身上,體現(xiàn)得最為明顯。

          “昆蟲是自然界中對氣候變化最敏感的動物,它們的體溫調節(jié)主要依靠外界的溫度。”項目的科學家解釋。總的來說,昆蟲只有在一定的溫度范圍(編注:溫區(qū))內才能夠正常成長發(fā)育,當氣溫升高或降低到一定的限度,便會影響昆蟲的繁衍、發(fā)育,更嚴重的如果達到致死高溫區(qū)(編注: 一般為攝氏45 度至60 度)或是致死低溫區(qū)(編注:一般為攝氏-10 至-40 度),昆蟲便會死亡。

          所以,當外界氣溫變化超過一定的幅度,為避免種群的滅絕,一些昆蟲的行為模式甚至是進化模式都會發(fā)生改變,比如選擇大規(guī)模的遷徙來抵御這種來自外界的氣候壓力。“我們最近的研究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由于不能忍受過高的氣溫,一些昆蟲不得不遷徙到更涼快的地區(qū),這種大規(guī)模的昆蟲遷徙是全球性的,目前我們已經(jīng)觀測到一些不同尋常的昆蟲最近在澳大利亞頻繁出現(xiàn)。”項目專家說。

          除了大規(guī)模遷徙以外,為適應外界氣候的變化,某些昆蟲的基因構成也會發(fā)生微妙的改變。

          上世紀90 年代,美國的科學家發(fā)現(xiàn),生活在美國西海岸的棋盤斑點蝴蝶的活動范圍正在向北移動,這后來被認為是氣候變暖對于動物影響最早的跡象。這個案例發(fā)生在1995 年,美國正遇到百年未遇的酷暑,炎熱的氣候為許多動植物的生存提出了嚴峻的挑戰(zhàn),而對于棋盤斑點蝴蝶這種對于溫度異常敏感的動物來說影響更甚,當年許多蝴蝶幼蟲沒有成年便已經(jīng)夭折。

          1996 年,美國科學家帕梅爾桑發(fā)現(xiàn)這種本來在南方生活的蝴蝶數(shù)量消失了四分之三,他當時指出,因為這一種群無法向更涼爽的北方遷徙就注定滅絕。但7 年以后,他驚奇地聽說這種斑點蝴蝶雖然依舊沒有在北方出現(xiàn),卻已經(jīng)出現(xiàn)在高海拔的圣哈辛托山腳,它們甚至在那個高海拔地區(qū)重新找到了新的寄生植物進行繁衍。帕梅爾桑將這種改變,歸結于這一種群在基因上發(fā)生的改變,他稱這種改變?yōu)槔ハx的“基因革命”。

          不過很可惜的是,在過去的15年中,對于不同種類昆蟲的基因分類以及相關的研究數(shù)據(jù)一直是缺失的,科學家很難知道這種基因改變的誘發(fā)因素、以及基因改變的頻率。而生物21 研究所的這項科研項目最大的貢獻在于,科學家已經(jīng)開始著手這方面數(shù)據(jù)的搜集和整理。

          雖然目前科研人員還是沒有辦法解釋,為什么這種基因的演變在一些種類的果蠅身上發(fā)生,而另一些的基因則沒有任何實質的變化。不過他們目前公布的報告中指出,這種基因的演變或許是與地域有關。比如他們在澳大利亞東南部(編注:多為雪原,比較寒冷)、北部(編注:多為雨林地區(qū)),發(fā)現(xiàn)產(chǎn)于不同地區(qū)的果蠅從翅膀的大小到生長發(fā)育的速度都有所不同。“這也就變相證明了他們的基因正在產(chǎn)生變化以適應不同的外界環(huán)境變化。”相關研究的科研人員表示。

          在本次實驗中,科學家們選擇了果蠅屬下的幾個著名種類作為實驗材料。“因為果蠅,尤其是黑腹果蠅是目前遺傳學研究領域使用最廣泛的昆蟲。”科研人員告訴我們,用果蠅作為實驗材料的優(yōu)點很多:它們容易飼養(yǎng)、成長迅速、每隔12 天就可以完成一個世代、突變性狀態(tài)多樣,便于觀察。

          更重要的是,僅針對這項實驗來說,果蠅又比其它昆蟲更能勝任實驗材料這個角色。因為它們的生活周期長短與溫度有著密切的關系,一般來說,超過攝氏30 度以上的溫度就能使果蠅不育或者死亡,而低溫則能使其生活周期延長。

          (輸入:李晶)

        關于我們/聯(lián)系我們/本站聲明/本站留言/廣告服務

        辦公地址:石家莊市翟營南大街43號(槐安路與翟營南大街交口金馬國際A1座1803室)

        郵編:050031 QQ:1178427225 電話:13373111846

        傳真:0311-68090489 電子信箱:hbteyang@163.com

        Copyright©2002-2018 特色養(yǎng)殖產(chǎn)業(yè)網(wǎng) m.arielleraycene.net 版權所有冀ICP備20002390號-2 技術支持:星象網(wǎng)絡科技

        冀公網(wǎng)安備 13010802001699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99精品国产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人妻精品一区三寸蜜桃| 91大神在线精品视频一区| 天堂va视频一区二区| 美女毛片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一区|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版| 99精品国产高清一区二区|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久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天堂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区小说| 天海翼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自拍图片区 | 色窝窝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一区二区三区www|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久| 色噜噜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电影网站 |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日韩免费观看一区| 久久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水蜜桃av无码一区二区| 国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国产无人区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区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区二区好的精华液 |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品|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亚洲一区二区电影| 一区二区传媒有限公司| 鲁丝丝国产一区二区| 无码毛片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成人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一区国产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