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加速皮草行業結構性調整
受金融風暴影響,今年10~11月的廣州進出口交易會,交易量首次呈下降狀態,來參加交易會的人數創新低,以出口為主的皮草行業更是受到了沖擊:國外顧客到廣州的皮草交易市場采購商品人數大不如前,而且整貂服裝出的價格在1000多美元,這樣的價格廠家成本都收不回,遠不如往年的3000多美元的出價;俄羅斯皮草市場從這幾年的銷售高峰,開始跌落。今年不少的商家賣出的貨款,卻很難將貨款往國內匯。廣州很多皮草廠家開始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內銷市場。
金融危機加速皮草產業整合
今年在全球經濟下滑的情況下,外銷受阻,內銷到11月中旬北方天氣還未變冷,所以在廣州的皮草行業中出現一絲慌亂的情緒,一些檔口為盡快實現資金的回籠,采取價格措施。似乎這次金融危機直接導致今年這種困難的局面。其實國內皮草行業調整早在3年前就開始了。2005年是國內皮草行業也是廣州皮草行業的發展的一個高峰;從那以后受原材料價格的不斷上漲,產品結構單一,同質化嚴重,市場對質量要求越來越高以及天氣變暖等多種因素的影響,皮草服裝無論是外銷還是內銷市場,都開始進入新的調整階段。這次金融危機的影響,只是加速皮草行業的整合。
皮草服裝時尚化仍在探索階段
今年國際經濟形勢的嚴峻,是我們自己無法預料的,這些暫時也是我們無法能改變的,但這也不是造成皮草行業出現如此困境的主要原因。廣州皮草行業出現現在的問題主要還在于行業自身。整個行業在2005年就開始在天氣和市場的迫使下,出現一定的改變,開始在產品的時尚方面下功夫。但是,在產品時尚化方面,直到現在還處于一種摸索階段,這種時尚化的方面主要表現在款式上,開始采取時裝化的風格,時裝走什么樣的產品,我們的皮草廠家就仿照時裝,生產出時裝化的皮草款式。
這種思維模式下的產品出現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皮草服裝完全失去自己本身的設計、生產和制作特點,產品出來后無法得到市場的認可;第二在追求時裝化的生產時,做工簡單化,產品的質量無法得到保障。到現在為止,在廣州還沒有一家廠家敢說自己在皮草的時尚化方面取得階段性的成功。
這種市場探索,雖不是很成功,但為以后我們時尚化的方向積累經驗;相比這種探索精神,還存在更多的一種“等”的舊思維,2005年后市場的變化,在不少的皮草老板眼中,適應這種變化的主要方法就是“等”,等市場變的好起來;因為很多皮草企業的老板認為,皮草行業主要和農業一樣,靠天吃飯,氣候決定企業生死;既然是氣候起決定作用,那么“等”就是一個最省力、最直接的方法!最終導致這3年中很多企業被市場淘汰了!
消費市場呼喚高品質產品
第一市場對產品質量要求越來越高,2006年后皮草市場出現變化,除了天氣的原因,主要是皮草消費市場的主體開始變化,消費的主題由上世紀50~60年代出生的人變為70年代和部分80年代的人。由于經濟收入的提高,他們對產品的質量要求越來越高,對產品的款式變化也要求越來越與時尚接軌。我們看到的不僅是國內對皮草質量要求高了,俄羅斯市場對皮草服裝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了,歐美、日韓等發達國家市場就更不用說了。這幾年適用這種市場質量要求的廠家,日子很好過。
筆者在廣州市白云區鐘落潭鎮長腰嶺村這個華南地區最大的皮草生產基地采訪發現,該村的新力皮革廠,現有工人200多人,產品不僅銷售國內,而且大量銷往俄羅斯、歐美等國外市場。這幾年在很多工廠開工不足的情況下,他的工廠一年都在不停的運轉,這樣生產還無法滿足客戶的需求;去年在市場大叫拼貂服裝不好銷售的時候,卻是他們做拼貂服裝以來銷售最好的一年。公司老板黃德華告訴記者:“現在市場要求越來越高,主要是對質量要求的更高,我們一直非常重視產品質量,從原材料的采購到最后的出貨,我們都有嚴格的要求和檢驗程序,保證出廠的產品都是合格的高質量的產品。”筆者在長腰嶺村采訪發現,在當地人的心目中,新力皮革廠的產品要求是最嚴、質量最好的。
品牌+渠道:營銷時代即將到來
現在的市場瞬時萬變,今年的金融風暴已經席卷全球,人們開始節衣縮食,天氣仍未變冷,皮草老板對市場沒底,產生恐懼和抓狂情緒。為什么他們會有這種恐懼呢?因為沒有自己的渠道,沒有自己的品牌,是在等著客戶來檔口或工廠來拿貨,他們能不能來,什么時候來,來了能拿多少貨,皮草老板心里沒底!今年10月,筆者走訪發現,廣州不少的檔口等客戶來訂貨,自己熟悉的客戶來了,在廣州不停地逛,就是不下單,就是明顯的例證。
廣州皮草在國內的市場中處于第一檔次;高檔裘皮服裝東北市場認可的主要是廣東生產的產品。廣東的皮草廠家可以說生產了不少好的產品,但是那主要是為別人做貼牌生產;除了在廣東生產的香港品牌,廣東的皮草有多少品牌?在全國知名皮革服裝中,廣東只有“愷撒”皮裝,而且很多工廠,包括一些大廠,至今還沒有自己的注冊商標!
河北、海寧、余姚等皮草服裝產地,原來和廣東一樣,只做產品;這種情況下,他們發現無法和廣東的皮草競爭,于是這些年,他們改變了策略,采取品牌+渠道的營銷模式,雖然他們一直做得比較辛苦,可是我們可以看到,他們采取這種策略以后,這三個地方的皮草服裝生產地發展有多快,相信廣東的皮草界都有目共睹。
看到廣東皮草業的現狀,筆者想起廣東的鞋業,一直走貼牌加工的路子,質量、開發一直走在溫州鞋、福建鞋的前面;但在10年前的時候,溫州、福建鞋業開始走品牌+渠道營銷的道路,迅速發展,現在這兩個地方的鞋業把廣東的鞋業遠遠拋在后面,廣東的鞋廠成為他們的加工廠!
廣東的皮草行業有如此好的基礎,如果不重視品牌和渠道的建設,將很可能走上廣東鞋業的老路上去,成為別人的一個代工廠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