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養貂第一村"可不是瞎叫的 全村飼養量80萬只
大連普蘭店市城子坦鎮碧流河村村民以水貂養殖為主導產業,今年,全村水貂飼養量達80萬只,人均養貂純收入過萬元,成為“東北養貂第一村”。
碧流河村位于普蘭店市東南端,地處碧流河下游與黃海入口交匯處,是一個人多地少的沿海村。該村充分利用當地廉價充足的海產品資源優勢和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很早就開始發展水貂養殖,迄今已有40余年的養殖歷史。在碧流河村村委會的引導和支持下,2005年村里成立了養貂協會,一些養殖大戶、銷售大戶及懂技術、善管理的人被選為協會骨干。養貂協會積極做好技術信息、品種引進、疫病防治及銷售服務,全村養貂業效益不斷提高,規模不斷擴大。
為改變原來庭院養殖人居環境污染嚴重的狀況,村養貂協會通過開發荒堿灘新規劃養殖園區300多畝,實行養殖園區與居民區分離,居民環境徹底改善。養殖園區新增養殖戶300多家,全是種貂存欄600只以上規模戶。在生產管理中,協會將一家一戶封閉式生產管理模式改變為大家庭開放式管理模式,互通有無,把生產、營銷連在一起,形成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合作組織。
養殖協會還組織養貂戶到山東、河北參觀學習,請國內外專家集中授課,推廣養貂新技術。協會還從美國、荷蘭、加拿大、俄羅斯引進價格高、銷路好的黑、白、花等彩貂品種,通過改良品種,貂皮光澤好、絨毛厚、不掉毛針,成為知名產品。
近年來,碧流河村養貂業迅猛發展,效益倍增,并成為村民增收的主導產業。全村目前種貂存欄17萬只,飼養總量達80萬只,規模養殖戶達800戶。養貂業的迅猛發展,帶動了相關產業快速發展,全村養殖大戶每年雇用當地及周邊勞力1000多人,帶動農民增收1000多萬元。全村有100多臺運輸車輛從事養貂業運輸服務,每年運營玉米1萬多噸、煤4000多噸、鮮魚1萬余噸。村里及周邊蛋雞產業也不斷發展,每年為養貂業提供200多萬枚鮮蛋。
(輸入:劉元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