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興“特種養殖大王”念起致富經
在宜興市吳墟村,有一位名叫劉福興的私營老板。幾年前,他承包了當地一座荒山,創辦一個生態養殖園發展特種養殖。經過多年苦心經營,目前園內共擁有梅花鹿800余頭、美國鱷龜400多只,成為華東地區最大的梅花鹿養殖基地和全國有名的美國鱷龜養殖基地。今年上半年,僅鹿產品銷售就達200多萬元。昨天下午,記者來到萬福生態觀光園,聽這位宜興“特種養殖大王”講述了他的致富經。
上世紀90年代,在宜興冶金工業公司擔任經理的劉福興不顧家人勸阻,辭掉了“鐵飯碗”,毅然下海從商。經過多年的拼搏,積累了一定資金。1999年,年近50歲的劉福興看準農村具有廣闊的市場空間,決定發展養殖業,在綠色田野上重新創出一番事業來。“搞大路貨是沒有發展前途的。”劉福興經過多方考察后,投資2000多萬元創辦了一個生態養殖園,先后引進300多頭梅花鹿和300多只美國鱷龜發展特種養殖。
然而特種養殖回報高,風險也大。由于缺乏技術,劉福興的創業新路在起步階段就遭受了重大損失,花高價引進的梅花鹿和鱷龜當年就死掉了一半以上。這筆沉重的學費讓劉福興懂得了科學技術的重要性。于是他請來吉林大學的專家進行指導,自己天天守在養殖場上研究技術。終于他的努力得到了回報,養殖場的發展日漸紅火。劉福興給記者算了一筆賬:現在養殖場每年可以孵化3000多只小龜,每只100多元,一年收入就有幾十萬,成本僅占20%;每頭成年梅花鹿產鹿茸3-4公斤,按照每公斤4000元計算,就是1萬多元效益,而且產品銷售都是供不應求。
在發展特種養殖的同時,劉福興還積極從事多種經營。他在荒山上種上了100多畝牧草,為梅花鹿提供飼料;種植了500多畝毛竹和果樹,并在林中養了2000多只雞,準備把養殖場發展成為一個集種植、養殖、休閑觀光等于一體的現代農業生態園。在他的帶動下,當地還先后建起了4家養鹿場和2家養龜場。今后,劉福興準備實施“公司+農戶”的模式,通過提供種苗和技術,讓周邊更多農戶富裕起 中國食品產業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