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圈外看特養
——寫給特種養殖行業的經營者(二)
江蘇徐州 王忠
二、特種養殖行業的現狀
特種養殖行業既然稱“特”,當然和常規養殖行業有許多不同之處。這個不同之處就在一個特別,而越特別的東西越容易失敗,當然也越容易發財。失敗是因為太特別,許多東西雖然價格很高,卻有價無市。尤其是在養殖量上升后,市場容量卻沒有擴大,而消費者的消費習慣也沒有向這方面轉變,因而導致養殖投資失敗的例子比比皆是。要說發財,那就是始作俑者為了一己私利,哄抬價格、暴利炒種。因為做的人很少,就可以漫天要價,這樣會有一小部分的人發了財,而對某個養殖品種造成大面積的誠信危機,加速了這個品類的失敗甚至消失。
另外特種養殖行業還有一個很不好的現象,這種現象直接影響到規范、守法的經營者形象,成為壞了一鍋湯的老鼠。這個現象就是“騙”。對炒種者來說,還僅僅是為了獲取暴利在經營,畢竟養殖戶可以通過苦心的經營來彌補高價引種的損失。而由于騙,則一開始就注定了投資戶的血本無歸。我曾經陪同一個客戶去考察一個蒼蠅養殖項目,在參觀過程中發現了許多無法自圓其說的大漏洞,很顯然,是一個明顯的騙局。很讓人痛心的是,這個項目是被某國內知名媒體大力推薦的。
就目前來說,特種養殖行業的倒種、炒種、行騙現象比較盛行的,這也是制約這個行業發展的一個突出問題。農民因為知識水平相對較低,而獲取準確信息的能力和渠道都比較差,所以當因這些原因投資失敗后,往往是通過各種方式傳播失敗訊息,導致更多的人不敢輕易涉足。
如果用四個字來概括中國的特種養殖行業的話,那就是“小、散、亂、低”。“小”是規模普遍偏小。“散”是養殖分散,形不成規模優勢,給產品的收購和深加工都帶來不便。另外行業內政府管理、引導工作缺位,也是造成市場混“亂”無序的原因之一。“低”則是,行業整體獲利能力低,主要是企業或投資人普遍資金積累不足,加上市場變化頻繁,導致抗風險能力低下。
《特種養殖》07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