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毛皮業 走上致富路
陽原毛皮第一村———東城村毛皮加工實現年產值1.63億、引領周邊1.5萬農民致富,支部走進毛皮協會的成功典范是陽原“產業鏈上建支部”助推農民奔富路的一個縮影。
東城村過去由于一家一戶松散的經營方式,毛皮加工形不成產業,群眾致富無門,干群關系緊張。面對復雜的農村矛盾,一個大膽的想法產生了:把支部建到產業上,讓黨員帶頭發展產業、帶動群眾致富。該村成立毛皮協會后,吸納15名毛皮加工大戶成立了支部,負責將全國各地的毛皮購銷信息匯總;同時在全國確定了50名信息聯絡員,配置了電腦,建起了自己的毛皮網站,在網上與全國各地的毛皮集散地建立起了穩定的業務聯系;協會黨組織還通過外聘專家,內請技術員等形式,搞毛皮加工培訓班2期,培訓毛皮加工人員500人次,300多人熟練地掌握了剪毛、梳絨、裁制、選料、縫制等技術。目前該村800多戶農民搞起了毛皮加工業,占全村總戶數的62%,僅產值100萬元以上利潤30萬元的大戶就有30多家,人均毛皮收入2000多元。并帶動方圓30公里、130多個村莊共同走上致富路。
摘自:《特種養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