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管理 看差距?
美國、丹麥是水貂養殖的先進國家,今天我們把我國的水貂養殖在飼養管理諸方面情況與美、丹作一下比較,看看差距在哪里?
1、飼養管理情況
丹麥和美國的飼養管理模式基本相仿,既在毛皮動物養殖協會的組織領導下的家庭農場式管理模式。一般飼養l萬頭水貂的貂場只有1-2人,飼養10萬頭水貂的貂場只有10-15人從事日常管理工作,配種期和取皮期雇用部分臨時用工。準備配種期就開始使用繁殖期的微量成分飼料。
丹麥和美國水貂飼料構成基本相仿,主要由海雜魚、魚碎料、雞碎料、火雞粉、血、豬油、玉米粉、小麥粉、麥芽、氨基酸、復合維生素、微量元素和水構成。
中國的水貂飼養管理模式千姿百態、千差萬別。經營方式多樣,種獸質量有好有壞,營養標準有高有低,飼養設施、管理水平參差不齊。飼養管理、繁殖育種、疾病防治、產品加工都停留在比較落后,不十分科學的狀態下進行。
我國水貂的飼料構成主要由海雜魚、畜禽下腳料、谷物、蔬菜、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構成,繁殖期只補充奶蛋等精補飼料和只有少數幾種的維生素,微量元素基本上沒有補充。其中的肉食飼料部分從質量到營養相對丹麥、美國都存在一定差距,難以保證水貂各期的營養需要,導致生產水平的不穩定性經常發生。
2、行業管理情況
丹麥、美國的水貂飼養業,由各自國家毛皮動物養殖協會統一領導,行業協會的管理工作非常規范有序。協會下設種貂繁育場,飼料加工廠、飼養設備加工廠、裘皮拍賣行、研發中心,并與大專院校、科研單位有機結合,進行育種、營養、設備、疾病防治、市場開發等諸多方面的研發工作。保證產業健康發展,長久不衰。
中國的水貂養殖業,近管有些省市已經有了自己的行業組織,但就全國而言,還沒有一個比較有權威的行業組織,來統領全國的水貂飼養業的發展,行業的管理仍處于一種沒有頭緒的狀態,管理不科學、不規范,如同一盤散沙,沒有凝聚力,沒有戰斗力,行業的發展前途未卜。
二、中國毛皮動物養殖業與丹麥、美國同行業的差距。
1、品種質量差異:我們的品種質量及產品檔次相對落后,除個別養殖單位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外,絕大多數養殖企業均處于中、下游水平,產品檔次低,缺乏競賽力。
2、生產水平差異:我們的生產水平和飼養管理水平相對落后,群平均育成數除個別單位達到4.5頭,其余大部分在3.5頭,甚至2.5頭。而國際先進水平在4.5-5.5頭左右。
3、飼養管理差異:水貂也需要一個好環境、好生活和好心情,這樣才有利手提高生產水平和產品質量,而我們的飼養環境、飼養設施和飼料條件相對比較還是落后的,既不符合水貂的生理特點,又很難滿足各期的營養需要。
摘自:《特種養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