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種養殖要在產品開發上下工夫
浙江在線12月25日訊梅花鹿一度是寧波野生動物養殖的“明星”,但是近一兩年來,梅花鹿養殖經濟效益全面下滑,鹿茸等產品嚴重積壓,關停并轉的養殖場有六家之多。業內人士建議,我市野生動物馴養繁殖產業要發展壯大,應跳出單一養殖的圈子,在產品開發、深加工上下工夫,通過提高科技含量,發揮更大的效益。
來自寧波市林業部門的統計數據顯示,全市現有經批準的馴養繁殖場60多家,飼養種類主要有梅花鹿、獼猴、藍孔雀、鴕鳥、野豬、野鴨、林蛙、刺胸蛙等,今年全市野生動物養殖業的產值達到3.2億元以上。
但是我市野生動物馴養繁殖業還存在著養殖規模小、技術含量低的弱點,市場競爭力低,野生動物資源綜合利用和深度開發水平還不高。如梅花鹿養殖已進行了多年,但其用途至今還停留在吃肉、泡酒的原始和半原始狀態,只有極個別養殖場“進化”到用土法制作鹿茸膠囊的水平。除了梅花鹿外,前幾年,北侖也出現過農戶養鴕鳥虧本的例子。
寧波市林業局專家指出,野生動物養殖投入大、技術難度高,風險遠遠高于一般行業。養殖戶在選種之前一定要密切關注相關信息,摸清市場行情,切不可盲目跟風。選項目時,應考慮到技術、產后銷路、市場容量等因素。
此外,野生動物馴養繁殖應從單純養殖逐步轉向養殖、加工等多種經營,在產品開發、深加工上下工夫。如以養殖雜交野豬起家的寧波南方野生動物養殖公司,建立了綠色保健食品公司和野生動物研究所,進行高附加值和高技術含量的深層次產品開發,發揮出了更大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