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鴿養殖發展現狀如何?
肉鴿養殖在鴿子養殖中的關注度相對較高,肉鴿養殖生產的乳鴿、鴿蛋為人們提供禽肉、蛋滋味鮮美,含有蛋白質、鈣等營養物質,豐富餐桌飲食的同時利于平衡居民膳食結構。我國肉鴿養殖起步于上世紀80年代左右,經過不斷的發展,在一些地區已經形成區域特色或致富一方的特色產業和農業經濟的增長點。綜合的來講,我國肉鴿養殖發展現狀呈現以下特點:
1、科研與生產有機結合
科學技術可以說是第一生產力,隨著人們消費水平的不斷提高,肉鴿消費量與日俱增,在市場商機的催化下養鴿場一方面擴大生產規模,另一方面借助科研單位的技術力量在肉鴿品種,飼料,疾病防治、喂養設備等方面聯合開展研究工作,利于提高了肉鴿養殖技術水平和經濟效益的提升,推動肉鴿養殖業向科學化的發展方向。
2、規模化、機械化、產業化程度不斷加深
早期,我國肉鴿養殖以農戶飼養為主,隨著肉鴿生產的不斷發展,一家一戶散養模式正被逐步淘汰,肉鴿養殖規模化、機械化、產業化程度正不斷加深,隨著肉鴿品種的不斷改良,飼糧均衡供應,疾病防治技術、雙母鴿拼對飼養、人工受精技術、人工孵化技術和保姆鴿等養殖技術的發展應用,自動喂料機、自動清糞機、自動飲水器、自動光照等機械設備的升級改造,減輕勞動強度的同時利于提高了肉鴿的生產潛力和養殖效率,肉鴿養殖產業化程度加深。
3、生產組織模式不斷升級
隨著肉鴿養殖的發展,現在肉鴿生產組織的模式也發生了變化升級,從而更好地適應肉鴿生產的需求。從早期一家一戶分散養殖到一體化生產、集育種、飼料生產、產品銷售為一體再到公司+農戶生產模式,通過龍頭企業引領帶動,走小農戶、大基地道路,輻射帶動肉鴿行業向前發展。
4、挑戰與機遇并存
雖然肉鴿養殖在技術方面已經取得了突破,養殖規模也從小到大,向規模化、機械化、產業化的方向發展,但隨著快速發展的進程現在的肉鴿養殖也存在一些困難現在肉鴿養殖業可以說是挑戰與機遇并存。市場經濟的發展有起有伏,鴿子養殖同樣也不例外,市場行情較好的高峰期大量養殖戶跟風加入,一旦供大于銷、商品生產過剩,經歷過高峰期后的市場,勢必會將出現低谷期,在“產能過剩”和“新冠疫情”等不良因素的影響下,實力、技術、市場的較差的養殖場(戶)選擇縮小規模或者退出行業,經過優勝劣汰后的市場空間騰出,因此在低谷期反而存在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