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浦縣:鴿產業托起村民致富夢
近日,在新疆洛浦縣多魯鄉哈勒瓦甫村助民鴿業合作社,一排排鴿籠整齊排列,一只只鴿子體形肥碩、毛色光亮。技術員賽迪麥合木提·斯拉吉艾合麥提等村民在一個個鴿籠間穿梭,檢查、記錄鴿子的生長情況,顯得十分忙碌。
哈勒瓦甫村以前是深度貧困村,村民缺乏技能,增收渠道單一。如何帶領村民脫貧致富是駐村工作隊、村“兩委”肩上最重要的責任。
在哈勒瓦甫村,很多村民有養鴿子習慣,可基本都是在自家屋頂零散養殖,規模小、水平低,收入不多。2017年,工作隊、村“兩委”因勢利導,結合懂養鴿技術村民多、養鴿效益高、市場前景好優勢,重點發展養鴿產業。方向確定后,工作隊、村“兩委”引導幫助村民成立助民鴿業合作社,第一批吸納69戶村民以各種方式入股參與,抱團發展。
合作社起步不久就遇到了問題,由于村民養殖技術參差不齊,導致鴿子病死率高、繁殖率低,總體效益并不好。為了確保村民收益,工作隊聘請特色養殖專家來村,手把手給村民傳授養鴿技術,為提高養鴿效益提供技術保障。
鴿子科學養殖的問題解決了,合作社的效益一天比一天好,村民拿到了不少分紅,養鴿子的積極性越來越高。2018年,在工作隊、村“兩委”幫助下,60名村民通過“扶貧資金+自籌資金”方式成立3個鴿子養殖聯合體。目前,村里的助民鴿業合作社和3個養殖聯合體共養殖鴿子1萬多對,實施統一管理、統一防疫,確保鴿子成活率、出欄率,實現持續穩定增加村民收入的目標。
“我以前沒有啥技能,一家人就靠幾畝地過日子,想脫貧難度很大。” 村民賽迪麥合木提·斯拉吉艾合麥提曾經是建檔立卡貧困戶。2017年,在工作隊、村“兩委”幫助下,他和妻子在合作社穩定就業。賽迪麥合木提認真好學,不久就全面掌握了養鴿技術,在合作社擔任技術員職務,工資也水漲船高。他開心地說:“現在可不一樣了,我和妻子在家門口就業,天天有活干,月月有工資,年底有分紅,不但脫了貧,家里還有了存款。這樣的好日子都是黨的惠民政策帶來的。”
“村里養鴿產業成效明顯,已帶動129戶村民增收致富。接下來,我們要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繼續抓好培訓,在提高村民科學養殖水平上做文章,把養鴿產業打造成富民產業,帶動更多村民增加收入。”村委會主任圖爾迪麥麥提·如則麥麥提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