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軍偉:“鴿”唱致富路
“我們這兒沒有養鴿子的傳統,以前別說吃鴿子,見都沒見過。”系著長圍裙,一身鴿毛,在鴿舍里認真照料鴿子的劉軍偉提起自己的工作,高興地說,“日子越過越有奔頭了。”
養鴿子掙錢對河南省商丘市柘城縣慈圣鎮后臺村村民劉軍偉和其愛人陳娜來說,那是以前壓根想不到的事。小小的鴿子已經成了他們脫貧致富的大產業。
2020年一次偶然的機會,劉軍偉聽別人說養殖肉鴿前景好,鴿子肉和蛋不僅營養價值豐富,而且市場行情好,養殖成本也不高,能掙錢,還能顧家。于是,他萌發了養殖鴿子的念頭。說干就干,他多方籌集資金70多萬元,在四畝地上搭建鴿棚、添置鴿籠,建起大偉鴿業養殖場,購買了2千對“白羽王”、“銀王”優質種鴿,養殖場就正式開門了。“鴿子最愛吃玉米、豌豆、高粱、小麥等,每年飼料成本大概要花費50萬到60萬元。”陳娜說。
劉軍偉邊養殖邊學習,有時候就“走出去”到大型養鴿基地觀摩學習,閑暇時候便自己上網查找相關資料自學,從養鴿到孵化鴿子事無巨細,很快就掌握了飼料搭配、疾病防治、孵化等一整套養鴿技術。漸漸地,養殖場開始步入正軌。
“養鴿子最重要的是做好預防,春季要預防拉肚子,夏季要注意呼吸道和腸道病毒。”現在劉軍偉談起鴿子養殖頭頭是道,幾年下來,他掌握了全部養殖技術,現在養起來得心應手,養殖之路也越走越順。靠著鴿生蛋、蛋生鴿的生產模式,鴿子存欄數量越來越大。
“經過幾年發展,現在存欄達到5000多對,肉鴿出售到上海、南京等地,都是客戶自己過來拉運,我們不用到外面出售,年收入8萬元以上。”劉軍偉說。
下一步,劉軍偉打算擴大養殖規模,籌劃養殖合作社,使更多群眾通過養殖鴿子走上致富路。(本文有刪節)
編輯:薛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