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綜合開發要把握三個關系
農業綜合開發是國家支持和保護農業的有效手段,是財政支農的重要舉措,是解決“三農”問題的必要途徑。在新時期農業綜合開發肩負著重要而艱巨的歷史使命。適應新時期新的形勢和任務需要,農業綜合開發工作要著眼創新機制、強化管理和隊伍建設,著力提高農業綜合開發的質量和效益,妥善處理好以下三個關系。
處理執行制度與創新機制的關系
創新是發展的源泉動力。經過20多年的探索和發展,農業綜合開發建立起了一套比較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辦法,也是我們開展農業綜合開發工作必須遵守的準繩。但從另一方面來講,農業綜合開發面臨著新的形勢和任務,只有不斷創新,才能保持開發的生機和活力。因此,湖北省財政農發部門要在嚴格執行國家農發政策法規的前提下,著力創新財政資金投入使用機制,按照項目的性質實行無償補助、財政貼息、以獎代補等多種投入方式,并直接與農民增收、糧食增產、農業增效掛鉤;要創新項目立項管理機制,按因素法分配無償資金,按項目法確定扶持對象,按評價法開展追蹤問效,確保項目和資金“三公開”管理、高效運作;大力推進農發項目資金與農業、水利、國土、林業、扶貧等相關項目資金的統一規劃、集中投入、共同考核的新機制,“各炒一盤菜、共辦一桌席”,充分發揮項目資金的規模效益。
處理全面開發與重點開發的關系
近幾年來我省本級財政在收支困難的情況下確保農發項目資金的配套,并適時增加了省級農發項目資金的投入。例如,2009年中央財政對我省農發項目資金的投入已經達5.4億元,省級財政配套投入達2.16億元。省財政廳還積極落實省委、省政府的決定,近年來還另外安排4000萬元的農業板塊農發項目資金、2億元的生豬養殖小區建設農發獎補資金、4000萬元的七個試點縣脫貧奔小康試點農發資金。這些項目和投入對于促進全省現代農業發展、新農村建設和農民增收致富發揮了重要作用。然而,“三農”發展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農發的投入增長雖然較多,但與開發的實際需要相比,仍有較大的差距。這就需要全省財政農發部門正確處理全面開發與重點開發的關系,在注重面上開發的同時,更要注重突出重點、抓住關鍵,把有限的資金用到最急需開發的地區和項目上。農業綜合開發資金有限,必須集中資金辦大事、突出重點抓關鍵。當集中農發項目和資金投向某些地區、基本實現開發目標后,就要及時將有限的項目和資金投向另外一批地區,讓主產區內部及主產區與非主產區之間都可均等享受集中投入、重點開發的機會。此外,還要堅持激勵約束原則,不能因為是主產區或重點龍頭企業就能坐享重點投入的優惠,而要加強考核、加強監督,建立強有力的激勵約束機制,使農業綜合開發真正由重投入轉變到重績效上來。
處理外延擴張與內涵發展的關系
農業綜合開發是一項利民、利企、利縣的民心工程、支農工程和致富工程,領導高度重視,群眾寄予厚望。要將這項重大的惠農強農政策實施好、發展好,關鍵在于管理。有少數地方和單位確實還存在著開發的短期行為,重資金和項目的爭取,輕項目管理和資金績效,有的申報項目甚至違紀違規、弄虛作假,有的擅自變更計劃、調整項目,有的擠占挪用項目資金等等,結果有的項目縣資格被暫停,有的項目不能順利通過評審,有的還受到處罰等,教訓深刻,值得大家引以為戒、認真改進。全省財政、農發部門一定要將注意力和著力點放到加強農發項目和資金管理上,兩眼向內監督,雙手向內使勁,將來之不易的項目資金管好用好,靠優良的項目、優秀的管理、優異的成績贏得信譽、獲得支持、取得發展。所有開發縣都應倍加珍惜來之不易的開發縣資格,堅決克服短期行為,把農業綜合開發作為一項長久的事業,嚴格要求,嚴格管理,嚴格監督,嚴格執行項目公示制等制度規定,保障農業綜合開發事業長足發展
錄入:劉志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