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豬養殖中的問題及對策
近幾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野豬以其草食動物肉質醇香、鮮美和營養更豐富而受到人們的喜愛,需求量逐日增加。養野豬已成為中小投資者的首選項目,先期投入的養殖戶普遍產生了很好的經濟效益,年收入在幾十萬到幾百萬者大有人在。并且現如今野豬肉價格猛增、飼養成本相對不高的有利條件下,野豬產業的發展形勢很是樂觀。然而在養殖過程中的諸多問題卻不允許我們盲目樂觀。
野豬養殖行業的深入發展,必然會引起我們對野豬養殖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給予高度的關注,而養殖環節直接決定了養殖戶的經濟效益,因此我們急需將野豬養殖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加以深入分析,并積極探討出行之有效的對策。為廣大養殖戶解惑釋疑,創造更大的經濟收益。
首先,從野豬養殖的中心環節入手,我們討論的重中之重就是野豬本身。目前野豬的養殖品種較為混亂,這其中包含種豬和商品豬兩個方面:一方面,種公豬含野豬血統低的問題。我們都知道特種野豬的純度并不是越高越好,實踐證明,特種野豬純度在62.5%~75%之間即可,這種野豬除了作為種豬繁殖外,還可作為商品豬推向市場。針對這一問題我們提出了以下對策:除了到有信譽的場家引種以外,最好采取自繁自養,利用正確的雜交方式獲得種豬:
方式一:純種公野豬+50%特種母野豬=75%特種野豬
方式二:50%特種母野豬+75%特種公野豬=62.5%特種野豬
最好引140斤以上有配種經驗的公豬,這樣風險小,見效快。
另一方面,是商品野豬的血統定位和產品質量標準的問題。商品野豬血統應該定在50%~62.5%,血統太高影響肉質口感和飼養成本。除此之外,還應根據不同的市場需求,制定生產計劃,按需生產,供需平衡才能降低養殖戶的風險。商品野豬的產品質量標準從感觀、肉質、理化、衛生幾方面分析:品種優良化,取決于雜交方式和母本的選擇,把料肉比、口感、營養水平、屠宰率、產子率、成活率作為品種的突破口,此外,飼養方式最好采用圈養與散養有機結合的方式。
其次,從養殖過程來看,飼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們遇到的問題也大多出現在這一環節。
第一,是種豬利用率不高、不能適時配種、不發情、瘺配不孕等。根據具體情況,我們可以采取不同的解決辦法:配方要合理,精料和青料的用量要合理搭配;正確選擇預混料;讓野豬適當運動,保持合適的體型,不能過肥;欄舍及相關設施也要根據科學的參數和實際情況合理的建造。
第二,種公豬不配種或不能配種。若種公豬出現不能配種的問題:從飼料上入手,應正確使用預混料,加韭菜、雞蛋;從種豬體形上講,應保持七八成膘,適當運動;如果是因為尿路炎癥引起的不能配種,就要對癥下藥,根治疾病,還要避免集尿沒排對配種的影響。公豬不配種則需要加強馴化、安撫增膽、觀摩學習、單圈飼養、隔圈談情,在體形上,也要盡量選擇與公豬相近的母豬。當然,若直接購買能配種公豬,既能學到飼養技術,又能直接配種,還能減少成本,降低風險。
第三,野豬交配成功后,還有可能面臨母豬產仔少和仔豬成活率低的問題。要解決這一難題,我們首先需要加強公豬的飼養管理,使公豬能提供高品質的精液;其次正確選擇配種時間,避高溫,適時配種;再次,選擇正確的雜交方式:純種公野豬+瘦肉型優良家母豬=50%特種商品野豬,該純度種豬具有產仔多,母豬、仔豬好護理的優點。產后,加強母豬的保健和飼養管理,保證充足的奶水;對仔豬的出生關、斷奶關、保育關給予重點關注,保障仔豬過好三關,提高仔豬成活率。
總觀飼養管理的整個過程,我們不能僅憑經驗養殖野豬,要不斷完善飼養技術標準,加強舍內養殖標準化、散養標準化、并制定野豬標準化養殖的操作規程,以達到飼養過程的程序化、規范化、科學化。
以上的分析只是從飼養的具體環節著眼,我們還要重視飼養的環境和規模。適宜的地理位置可最大限度地降低飼養成本,提高抗病力。
跳出養殖這個環節,我們還應該站在一個更高的臺階上來看待野豬養殖,走出自己的養殖小天地,打開思路,放寬眼界,進入到整個行業的大范圍里來。走“公司+基地+農戶+市場”的經營之路,逐步建立育種、商品豬養殖、肉品加工、連鎖銷售一條龍的經營產業鏈,實現一條龍集團化經營。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利潤合理分配,才能帶動農民致富,實現共贏。
如今,野豬養殖行業的發展越來越趨于成熟。在可喜的發展勢頭面前,我們不能忽視依然存在的市場不成熟這一難題。正如以上對野豬養殖行業的分析,從育種、養殖,到加工、連鎖銷售,任何一環發生脫節,都有可能導致市場混亂、產品無法定位、分工不明確、市場開發難度大等一系列不利影響。
我們都見證了野豬養殖這個行業在曲折中前進的過程,無論你是初入行的新手,還是經驗豐富的行家,無論你處在整個行業鏈的任何一個環節,我們都是整個行業最具能動性的主角。我們能否發揮積極的作用,直接影響到野豬養殖行業的健康發展,因此,我們必須有一個準確的心理定位:到底是做企業還是做買賣?是做企業家還是做商人?正確的定位才能引導正確的思想,做企業不是投機取巧,更不是賭博;做企業如同一個人從孕育生命到棟梁之材的過程,是求生存——保增值——求發展,逐漸壯大起來的過程。我們要抱著企業家的心態做事,以發展野豬事業為已任,以共贏為原則,以成事為軸心,以培養合作伙伴為使命。牢固產業鏈的每一個環節,形成品種優良化、生產標準化、市場秩序化、理念一體化的良性循環機制,為野豬養殖行業的明天努力!
-------------安徽省東至縣田野特種養殖專業合作社 汪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