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養殖大鯢闖富路
恭城瑤族自治縣三江鄉有一個大鯢養殖專業合作社,至今共售出娃娃魚4000多尾1.5萬公斤,養殖戶人均年收入超過3萬元。
三聯村,是該縣有名的山區村,自然條件惡劣。長期以來,農民靠砍伐木材為生,但樹木的生長遠遠趕不上砍伐的速度,林農經濟收入面臨枯竭的困境,許多年輕人紛紛外出打工。
三聯村地處深山,境內有條古木源河,河中怪石林立,河水清澈涼爽,歷來就有娃娃魚(學名:大鯢)生存,因其美味,人們爭相捕食,娃娃魚極為少見。
2009年,中專畢業的鄭斌彬,放棄在外經營的生意,經政府相關部門批準,回鄉建起了一個娃娃魚馴養基地。他利用自家屋后的一個天然巖洞加以改造,砌上一個個小水池,引來山溪水,從外地購回500多尾娃娃魚苗開始馴養。通過近兩年的實踐,鄭斌彬的娃娃魚養殖取得喜人效果:2010年至2014年,實現銷售收入200多萬元,純利潤80多萬元。
2011年,在村黨支部的指導下,鄭斌彬聯合附近農戶,組建成立了恭城第一家娃娃魚養殖專業合作社,由他擔任理事長兼技術指導。
鄭斌彬將自己摸索的一整套娃娃魚養殖技術無償提供給合作社的社員,對部分經濟困難的養殖戶,還為他們墊支魚苗款。當年,合作社共發展娃娃魚養殖戶35戶,養殖娃娃魚總數達5000多尾。至今養殖戶發展到53戶,娃娃魚總數達9000多尾,售出4000多尾1、5萬多公斤,總收入達1200多萬元,純收入700多萬元,養殖戶人均年收入超過3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