驢產業發展現狀及趨勢
——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畜牧經濟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畜牧業協會驢業分會副秘書長 王玉斌
在大健康產業迎面走來,綠色生態高質量發展大行其道的當下,總體來看,驢產業發展的現狀可以用“供不應求、冷熱不均、充滿挑戰”來概括。在前述系列小文中曾經分析過,驢皮供給嚴重不足,進口與走私猖獗;驢肉供給嚴重不足,進口凍肉與假驢肉充斥市場;驢奶產量低、價格高,驢奶市場作為高端消費市場尚處于培育發展階段,市場認知度還不夠高,潛在市場需求還沒有得到很好挖掘。驢皮驢奶開發熱,驢肉開發冷;驢業扶貧熱,正常發展冷;養殖屠宰熱,循環發展冷;前端進入熱,后端市場出口開發冷。驢業總體發展很不成熟,供給嚴重不足與存欄快速下降、價格不瘟不火并存,工商資本大量進入與產業鏈環節之間不匹配并存,個別環節賺錢與較多環節賠錢并存,扶貧被寄予厚望與產業總體重視程度過低并存,高端稀有真品與假冒偽劣并存。
放眼鄉村振興戰略穩步推進與脫貧攻堅收官后大的經濟社會發展形勢,驢產業的未來發展可以用“活體循環、品牌引領、回歸高端”加以概括描述。驢產品需求旺盛、供給嚴重不足與存欄快速下降、難以為繼的局面有望得到重視和扭轉,適繁母驢將得到應有重視和適當保護,母驢屠宰得到有效遏制,驢奶產業將逐步探索活體循環發展新模式,養殖、屠宰、加工等各個環節在整體產業鏈條上得到較好的匹配。養殖組織模式與規模體量趨于合理,驢肉、驢奶、阿膠等的品牌建設與注重品質和信譽的企業得到同步快速成長,行業集中度與市場規范化程度進一步提升,一家獨大與普遍弱小細碎化并存的局面將逐步得到改變,三產融合、產城景融合發展程度快速提高,行業發展趨于成熟和穩定。作為優質高端、相對稀缺、培育周期長的驢系列產品,隨著市場環境的凈化、貿易條件的優化、生產加工的規范化、產品的可追溯化與品牌化,將擺脫其“蒼蠅館子式”的低端競爭錯誤定位,在諸多畜類產品中尋找到合理的高端產品定位與價格區間。
現狀清晰,未來可期。聯通現狀與未來的,可以是一段并不遙遠的路,也可以是一條難以逾越的溝,就看政府與市場如何攜手、怎么去走?走好這段路、跨過這條溝,既需要產業鏈上相關經營主體牢固樹立健康可持續發展、綠色高質量循環發展的理念并采取得力措施,也需要政府給予應有足夠重視與大力扶持。畢竟政府與市場“兩只手”不可偏廢,單純依靠政府政策傾斜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難以行得通、往往對行業長遠發展也不利,但是眼下這般光景只指望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已經明顯失靈,根本不能回到正常發展軌道,宏觀調控與政策引導亟需快速跟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