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東阿:“非遺+”繪就文旅融合發展生動圖景
山東省聊城市東阿縣文化底蘊深厚,非遺資源豐富,現挖掘整理非遺項目115項,其中國家級2項、省級7項、市級33項。 如何將以東阿阿膠為代表的眾多非遺文化更好地傳承和發揚?東阿縣將非遺資源與文化旅游、中醫藥康養、鄉村振興等緊密結合,創新打造了“非遺+旅游”“非遺+康養”“非遺+研學”“非遺+工坊”等多種模式,推進文旅融合創新發展。
非遺+旅游,打造文化旅游新業態。東阿縣不斷挖掘阿膠等非遺文化價值,在文旅融合發展方面持續發力。東阿阿膠制作技藝作為國家級非遺項目,以非遺+產業鏈為方向,將上游毛驢養殖、中草藥種植,中游阿膠產品研發與生產,下游中醫藥健康文化旅游等有機串聯,搭建了中國阿膠博物館、中國毛驢博物館、黑毛驢養殖科技園、阿膠世界體驗工廠、東阿阿膠城“兩館三園”的旅游框架,形成橫跨一二三全產業鏈的文旅綜合體。東阿阿膠世界入選山東省非遺旅游體驗基地。
非遺+康養,傳播中醫養生新理念。借助阿膠、中藥炮制、膏藥等20余項傳統中醫藥類非遺項目,東阿縣形成了以東阿阿膠為核心、東阿阿膠城景區為支撐、中醫藥企業多元布局的中醫康養教育體系。該縣實施的中醫藥膏方特色融合發展產業項目,計劃打造為全國最大的中醫膏方“醫、康、養”服務基地,讓游客沉浸式感受中醫藥康養文化魅力。
非遺+研學,開啟教育實踐新課堂。其中,東阿阿膠股份有限公司與山東大學、山東中醫藥大學等十余所大中院校建立了聯動機制,提供科普教育服務,年均接待研學游客30萬人次,山東東阿阿膠旅游景區被評為全國研學旅行基地。
非遺+工坊,探索鄉村振興新路徑。東阿縣有非遺工坊8處、市級工坊5處。圍繞這些非遺項目,東阿縣在徐莊村建起了燈籠制作車間、燈籠展覽館,聘用專業設計團隊進行技術指導,實現了燈籠編制產業的規模化發展。(本文有刪節)
編輯:薛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