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濮陽:“鴿”聲交織鄉村振興曲
“咕咕咕、咕咕咕……”近日,記者走進位于河南省濮陽市清豐縣大流鄉邵圈村的中信鴿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信鴿業”),一排排整齊的鴿棚映入眼簾。鴿棚內,數千只鴿子或悠閑漫步,或展翅高飛,此起彼伏的“鴿”聲交織成一曲獨特的鄉村振興曲。
中信鴿業成立于2013年,是一家集產、供、銷于一體的現代化肉鴿養殖基地,擁有標準化鴿舍16棟,全自動預混飼料加工生產線一條,全自動孵化機15臺,現存欄種鴿3萬對,出欄乳鴿60萬只,產品銷往本地及山東、河北、北京、上海等省市,被確定為市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養殖項目。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鴿子肉因較高的營養價值受到大家的青睞,市場供不應求。這兩年,我想繼續擴大規模、延長產業鏈條,但受土地、資金等因素制約,發展比較緩慢。”中信鴿業負責人謝克讓坦誠地說。然而不久前,在濮陽市政協的助推下,濮陽市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印發了《濮陽市鴿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6年)》,讓他對鴿產業發展充滿了信心。
“真沒想到,市政協對鴿產業的調研協商,這么快就見到了成果,那些保障措施對養殖戶來說就是真金白銀,我們干事創業的勁頭更足了!”謝克讓說。
把脈問診 助力鴿產業快速騰飛
鄉村要振興,產業是關鍵。近年來,濮陽市鴿餐飲業生意越發紅火,鴿產業日漸成為該市禽業的新增長點,且具有顯著的上升勢頭。
為進一步助推鴿產業發展,促進特色畜牧業做大做強,2024年年初,濮陽市政協將鴿產業發展專題調研確定為今年重點調研課題,成立調研組,歷時4個多月,深入多家鴿子養殖企業及相關部門開展深入調研和座談,并赴鄭州、商丘、平頂山,以及湖北襄陽等地考察學習。通過調研考察發現,全市共有肉鴿養殖場(戶)88個,鴿子養殖分布較廣,雖然養殖戶不算少,但養殖規模普遍較小,產業化水平低,產業鏈不完整。
針對濮陽市鴿產業發展現狀和存在的問題,調研組提出4點針對性強、操作性高的建議:高度重視,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堅持引領,推動養殖規模化和標準化;探索創新,發展鴿子深加工產業;科學規劃,延伸產業鏈,挖掘市場潛力。在此基礎上,市政協組織政協委員、相關企業及部門負責同志開展協商討論,提出意見建議。
“我市肉鴿養殖處于供不應求狀態,迫切需要創新技術,利用數智化手段提高養殖效率,實現產值倍增。”“建議農業農村部門做好總體規劃布局,落實惠農政策引領產業發展;引導龍頭企業擴大規模,帶動農民合作經營;聚焦延鏈補鏈及產品深加工,提高市場知名度。”在2024年8月召開的濮陽市政協鴿產業高質量發展專題協商會議上,與會人員從不同角度各抒己見。
“市政府將大力支持濮陽市鴿產業全面發展,結合濮陽市實際,研究出臺支持鴿產業發展的相關措施,助力濮陽市鄉村振興。”副市長張宏當場明確表態。
出臺方案 清晰鴿產業做強路徑
“到2026年,實現年度鴿子養殖1500萬羽,種鴿良種覆蓋率70%以上,鴿子產品加工率50%以上,育種、養殖、加工、冷鏈銷售全產業鏈配套完善。”“各縣(區)要制訂具體的扶持政策,推進鴿產業快速發展。”“各縣(區)要切實加強肉鴿產業項目謀劃,對符合條件的鴿產業項目,優先入庫、優先安排銜接資金、優先實施。”……
專題協商會召開2個多月后,2024年10月29日,濮陽市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印發《濮陽市鴿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6年)》,明確了一系列促進鴿產業發展的目標和措施,這也是該市首次出臺專門方案對鴿產業發展勾勒出清晰路徑,為提升鴿產業持續、健康發展,促進特色畜禽產業做大做強奠定了堅實基礎。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各相關縣(區)、鄉鎮高度重視,積極謀劃產業發展。清豐縣委主要領導在全縣大會上明確提出,要深挖清豐鴿子、豫豐黃兔等特色養殖優勢,做大“清豐鴿局”。以養殖為主導產業的大流鄉,也迅速行動起來,在鴿子產業發展上進一步加大支持力度。
“2025年,我們將按照‘公司+基地+農戶’模式,鴿業發展在全鄉31個行政村全面鋪開,每村發展家庭養殖場、養殖‘科技小院’各一個。同時,與河南省三凈食品有限公司聯合,建立肉鴿屠宰生產線,生產鴿蛋、鴿肉預制包裝食品,明年上半年即可建成投用。爭取中央財政銜接資金,投資2000萬元在產業集聚區食品園區建設‘鴿局’標準化熟食實體企業。”說起下一步發展目標和舉措,大流鄉鄉長程祎允信心滿滿。
延鏈強鏈 形成鴿產業發展合力
《濮陽市鴿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6年)》的出臺和鄉政府的大力支持,讓謝克讓吃下了“定心丸”。他從辦公室的柜子里拿出一張設計圖,高興地對記者說:“我想擴大養殖規模,再建設一個年產400萬只肉鴿養殖基地。項目建成后,可提供200余個就業崗位。另外,‘清豐鴿局’商標也注冊下來了,下一步我要拉長產業鏈,建設肉鴿屠宰加工生產線和肉鴿深加工熟食車間,提升產品的附加值。”
徐明凱是濮陽市鴿友圈里的名人,不但信鴿養得好,也是肉鴿養殖大戶。他成立了華龍區世紀盈通蜂箱養鴿農民專業合作社,獨創信鴿改良肉鴿技術,建設具有獨立專利技術產權的“蜂箱鴿舍”,帶動一大批農戶養鴿致富,是鄉村振興創業的典范。
“這是我今年新建的‘三產融合鴿舍’,上面光伏發電,下面養鴿,待全部建成投用后,每天把上萬只鴿子放飛出去,就是我們城市中的一道風景線。”徐明凱說,他希望政府能圍繞鴿產業成立一個專業園區,將屠宰、飼料加工、冷鏈、食品加工等聚集起來,帶動更多人投入到鴿產業鏈中。
“調研與協商只是發展的前奏,將愿景落實為目標、措施轉化為成效,需要各方面協同配合、共同努力,形成推動鴿產業發展的強大合力,共同譜寫鴿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協奏曲’。”(本文有刪節)
編輯:岳含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