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養殖獲政策扶持 成朝陽產業
長期以來,我國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過度依賴高能耗產業,對自然環境造成了嚴重的破壞和污染,轉變經濟增長模式,節能降耗,實現可持續發展成為當前經濟發展的當務之急,而發展生態農業成為重要途徑。長久以來,我國一直處于農業大國之列,但綜合經濟效益遠不如發達國家,作為生態農業核心的特種養殖因經濟效益更顯著,附加值更高,市場需求更大,具有無限潛力,迎來了發展良機。
國內特種養殖領域處于領先地位的長沙國宇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國家對農業扶持力度進一步加大,農業是最具潛力的行業之一,各省市對特種養殖有很多資金扶持,這對特種養殖來說,創造了非常好的條件。而且,隨著社會在逐步地發展,要求分工越來越細,越來越專業。特種養殖的行業也必將逐漸的從傳統的副業中逐漸地脫離出來,而將發展成為一個獨立的產業。
如今,特種養殖前景十分令人看好,而蜈蚣養殖作為特種養殖中最炙手可熱的項目,更是成為國家支持政策鼓勵的朝陽產業。蜈蚣作為傳統的動物藥材已有幾千年的歷史。近幾年,隨著生物制藥技術的飛速發展,蜈蚣作為一種藥材,被用于各種新藥特藥,導致蜈蚣貨源緊缺,價格不斷上漲,由上世紀的幾分錢每條到現在的二元以上每條。如今,局部野生的蜈蚣難以滿足國內外市場的需求,蜈蚣養殖這種特種養殖業應運而生。
目前,中藥在世界范圍內廣為流傳,也給蜈蚣藥材出口帶來新的機遇。蜈蚣作為傳統中藥,一直受到國際醫藥市場的青睞,尤其是歐美及東南亞等發達國家,每年從我國大量進口,是我國動物藥材出口的緊俏產品。尤其是蜈蚣毒在國內更是被追捧,其價格比黃金還貴,每千克約15萬美元。蜈蚣居高不下的市場價格也給蜈蚣養殖戶帶來了豐厚的利潤,如以養殖500條蜈蚣為一批次的話,一年可養殖三批次,純利潤達到25萬元以上。很多蜈蚣養殖戶在短短時間內就淘得了真金白銀,依靠這一項目成為百萬富翁的不在少數。
事實上,特種養殖行業的蓬勃發展,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傳統的畜禽養殖因為經濟效益有限必將落于特種養殖之后。蜈蚣養殖作為國家支持政策傾斜的朝陽產業,既可以為國家賺取外匯,滿足人們醫療保健的需求,同時促進生態農業的發展,農民收入增加,具有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值得大力推廣。